1937年腊月,一地主带300多个鬼子进山找抗联。鬼子怕迷路,边做记号边走。地主见状挠了挠头:“太君,这么走太慢了,这条路我熟悉,跟着我走不会迷路的!” 黑龙江的冬天格外的冷,眼前的一排村民的身上却止不住的冒冷汗。 “你们,说出抗联的队伍,否则死啦死啦滴”一队日军将十几名手无寸铁的村民围了起来,威胁他们说出抗联队伍的下落,否则就要用全村百姓的性命陪葬。 彼时日军大肆侵占东北,日军所到之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东北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时黑龙江出现了一支抗联队伍,他们通常在晚上偷袭日军,白天就藏在东北的大山里头。 几次战斗下来,日军损伤了不少士兵。中国抗联则凭借得当的撤退战略,毫发无伤。日军将领气急败坏,下令出重兵围剿抗联队伍。但是日军对东北山势一无所知,几次派兵围剿都是无功而返。 日军将目标放在了山下的老百姓身上,这些百姓依靠上山打猎为生,对附近一带的山路格外熟悉,要是能有他们领队,定能将抗联队伍一网打尽。 山下的老百姓被莫名的围了起来,日军将枪口对准了老百姓,要求他们带领三百人的士兵上山寻找抗联队伍。 “带领皇军找到抗联队伍,重重有赏!否则,死啦死啦滴!” 这些百姓虽都不识字,但也都懂得大是大非。日本人肆意残害中国同胞,老百姓们没一个愿意给他们带路。 日军气急败坏的将子弹上了膛,正准备枪杀一个百姓以示警告。 “太君,太君,我愿为皇军效力!”大地主黄有从人群中挤了出来。 黄有是这里的一个地主,家中有上百亩土地,说是家财万贯也不为过。村民们议论纷纷,指责黄有出卖同胞,踩着同族的鲜血去巴结日本人。 黄有则屁颠屁颠的带着日军上了山。日本军队十分警惕,他们沿着上山的路一路标记,以作下次登山之用。 日军越是小心,黄有越是放心。他观察了一路,这队三百人的日军对山路毫无研究,若是不做标记,他们恐怕根本找不到回去的路。 黄有一边带路一边和领队的日军套近乎。黄有提前祝贺日军击溃抗联队伍,并恳请将领结束此战后,给自己一个保安队长当当。日军见黄有有所图,这才逐渐放下了戒心。 “太君您放心,我在这山脚下住了几十年,抗联队伍的踪迹,绝对逃不过我的眼睛!” 越往山上走,积雪也越来越深。山路愈加难行。日军不禁怀疑是黄有故意带错了路,拿起枪顶住了黄有脑袋。 “太君饶命,您就是借我十个胆子我也不敢啊!在那!那边就是抗联队伍!”黄有指向了不远处的一个小帐篷。 日军过去一番查探,这里果然有人呆过的痕迹。黄有解释抗联队伍一定是听到动静转移了阵地,日军也赞同这个说法。 “太君,我知道有一条近路,保管能够追上抗联队伍,将他们一网打尽!”日军让黄有赶紧带路。黄有将三百人的队伍带进了大山的深处。 天色越来越暗,天上又下起了雪,根本无法辨认前行的方向。黄有提出在山谷中休息一晚,明日再追击抗联队伍。 日军下令原地修整,次日再整装出发。山上的风雪越来越大,已经非人力所能抵挡,日军刚想问黄有这种情形该如何处理,而黄有早就趁乱逃之夭夭。 黄有早就知道这天晚上会有强降雪,他故意将日军引进了风雪最盛之处——狭隘难逃的山谷。一起风再加上下雪,除非这群日本兵有翅膀,否则绝对不可能逃出来。 山上的雪越来越大,伴随着呼呼的风和日本士兵的哀嚎求救声。第二日的山上大雪覆盖,三百多名日军全部掩埋于此。
她是被蒋介石牵挂了一生的女人,1964年,周总理把她秘密送往台湾,蒋介石和宋美龄
【4评论】【2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