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那天放学时,我女儿悄悄拉了拉我的衣角,指着班上一个小女生跟我说:“班长不

迪哥在老挝 2025-05-13 15:42:49

我记得那天放学时,我女儿悄悄拉了拉我的衣角,指着班上一个小女生跟我说:“班长不让别人跟她玩,说谁和她玩就会倒霉哦!”我问:“倒霉是怎么个倒霉法?”女儿说:“班长会跑去跟老师打小报告,说你得去扫地擦黑板。”我又问:“那是不是大家都不跟她玩?”女儿点头说:“对啊,不管是谁,班上大家都不跟她讲话,跟别人玩也是一样。”听了她这么一说,我心里也就明白了——那个小姑娘肯定被孤立了。 第二天清晨,我在校门口看见那个叫小悠的女孩。她穿着不合身的宽大校服,头发胡乱扎成马尾,手里攥着冷掉的包子,正躲在梧桐树下偷偷吃。当她发现我在看她时,立刻把包子塞进衣兜,低着头匆匆跑进校门。 一次偶然机会,我得知小悠每天放学后要去菜市场帮奶奶卖菜。那天傍晚,我带着女儿特意绕到菜市场。暮色里,小悠踮着脚给顾客称重,被塑料袋勒红的小手却格外麻利。女儿突然挣脱我的手,跑过去帮她递葱,小悠惊慌失措的眼神里,慢慢浮出一丝惊喜。 我决定从她的爱好入手。在和班主任沟通后,我发现小悠的作文写得极好,字里行间藏着细腻的情感。于是,我以校刊编辑的身份邀请她加入写作小组。第一次活动时,她缩在角落里不敢说话,直到我拿出一本破旧的《安徒生童话》:“我听说你最喜欢《丑小鸭》,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吗?” 渐渐地,小悠开始在小组里分享她写的小诗。她描写菜市场的吆喝声像跳动的音符,写奶奶布满皱纹的手是温暖的摇篮。其他同学被她的文字吸引,开始主动和她交流。我注意到,她的铅笔盒里除了铅笔橡皮,还多了几颗水果糖——那是同学们偷偷放进去的。 然而,班长的刁难并未停止。一次班级活动,班长故意打翻小悠的水杯,浸湿了她珍贵的作文本。小悠咬着嘴唇,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就在这时,一个平时沉默寡言的男生站出来:“道歉!这些作文我们都很喜欢!”其他同学也纷纷附和,班长红着脸道了歉。 学期末的文艺汇演,小悠在大家的鼓励下,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歌《藏在铅笔盒里的春天》。舞台灯光下,她的声音清脆而坚定。朗诵结束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我看见班长带头站起来鼓掌,眼中满是真诚。 可现实中,还有许多像小悠这样被孤立的孩子,可能没有这样的转机。作为家长和老师,面对校园里的孤立现象,是该更主动地干预,还是引导孩子自己解决?如何平衡保护孩子和培养他们社交能力之间的关系?又该怎么让实施孤立行为的孩子认识到错误?真心希望听听大家的想法和经验 。

0 阅读:94

猜你喜欢

迪哥在老挝

迪哥在老挝

🇨🇳迪哥来自齐鲁大地山东,🇱🇦月亮妹妹是老挝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