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最大的机械制造商徐工集团,即将以3.75亿美元的价格,把85%的

奥斯卡永夜 2025-05-13 16:16:36

2005年,中国最大的机械制造商徐工集团,即将以3.75亿美元的价格,把85%的股份贱卖给美国人,为了阻止国有资产流失,向文波及时站了出来,哪怕加价30%也要阻止徐工被收购。 而那句 “核心技术买不来” 的怒吼,至今听着都让人热血沸腾。 这事放到现在看,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凯雷集团的如意算盘打得叮当响:先用低价拿下徐工控股权,再通过资本运作把资产腾挪到自己口袋 —— 表面上 3.75 亿美元注资,实际真正用于收购的只有 2.55 亿美元,剩下的钱不过是左手倒右手的把戏。 更绝的是,他们还想通过 “债转股” 一步步稀释国有资产,这招 “空手套白狼” 要是成了,中国工程机械的半壁江山就得改姓 “美”。 当时不少人觉得外资能带来技术和资金,可向文波一句话就戳破了泡沫:“今天卖厂子,明天就被卡脖子!” 这话可不是危言耸听。 看看三一重工自己的经历就知道 ——2007 年挖掘机项目差点把家底赔光,可咬牙坚持自主研发后,硬是从卡特彼勒、小松等巨头嘴里抢下市场,2020 年全球销量第一,连 5G 遥控挖掘机都玩得风生水起。 反观徐工,虽然当年没被收购,但错失混改先机,直到 2018 年才启动 “混改 + 整体上市”,2022 年营收还出现近 20% 的下滑。这一前一后的对比,就像照妖镜一样,照出了 “市场换技术” 的荒诞。 有人可能会问,徐工后来发展得也不错啊,2025 年还带着 60 多款新能源设备亮相德国宝马展,40% 都是电动化产品。这话没错,但得看代价。 徐工为了追赶,2020 年混改引入 14 家战投募资超 200 亿,2022 年吸收合并母公司实现整体上市,这一系列操作虽然让市值突破千亿,却也错过了工程机械黄金十年的窗口期。 而三一重工早在 2012 年就完成对德国普迈的收购,把混凝土机械做到全球第一,2024 年国际业务占比已经超过 63%,净利润同比增长 31.98%。 这就好比两个人赛跑,一个被绑住手脚跑了十年,另一个轻装上阵早已拉开距离。 最值得玩味的是,当年凯雷集团收购徐工的 “剧本”,和现在美国逼迫贸易顺差国买百年零息国债的套路如出一辙 —— 都是用金融工具变相收割,表面上是 “合作”,实则是要控制你的产业命脉。 不同的是,徐工收购案里向文波用真金白银硬刚,而美国国债的局更隐蔽:百年零息意味着永远不用还钱,不可交易就是套牢你的流动性,本质上就是用一张纸换走你的真金白银,还让你哑巴吃黄连。 这场 20 年前的较量,留给我们的启示远比故事本身更深刻。当徐工在德国宝马展展示全球最大吨位风电起重机时,当三一重工在印尼扩建灯塔工厂时,我们更能体会向文波那句 “核心技术买不来” 的分量。 在全球化的今天,开放合作当然重要,但把身家性命绑在别人的技术树上,终究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就像徐工董事长王民说的:“做好自己最重要。” 这话放在 2005 年适用,放在今天更适用 —— 毕竟,能卡住你脖子的,从来不是别人手里的技术,而是你自己骨子里的骨气。

0 阅读:86
奥斯卡永夜

奥斯卡永夜

奥斯卡永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