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国军少校被俘,连长正要审问,国军少校却说:“你的级别太低,不用知道太多,只需上报首长我的代号902!” 这位连长一听这名俘虏语气如此“霸道”,就想冲上去给他两巴掌,但是看到对方脸上露出的微笑的表情,就及时收住了自己即将挥出去的巴掌。
这位连长知道我党在解放战争打响之后,曾派出过不少同志打入了国民党军内部,莫非眼前这位国军少将也是自己的同志吗? 还真让他猜对了,眼前这位灰头土脸的国军少校名叫赵炜,是我党安插在国民党军队中的一位潜伏人员。
赵炜生于1919年,河北文定县人,他的家庭情况在当时那个纷乱动荡、民不聊生的社会算得上是不错的,从小就目睹了国破家亡的赵炜立志要成为一名拯救黎明百姓的人。 在这种强烈的信念之下,赵炜在1939年成功考入黄埔军校,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涯。在黄埔军校,赵炜加入了国民党,并在学校里成绩突出,深受教官的赏识。
1940年,赵炜顺利从黄埔毕业,加入了国民党军,成为了一名机枪连的排长,梦想着上阵打鬼子。 可是由于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再加上国民党军内部出现了不少贪生怕死、懦弱的将官,使得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一败再败,丢掉了半壁江山。
如此局面让满腔热血的赵炜非常失望,经常借酒消愁,还把自己心中的苦闷告诉了自己的同学朱建明。 然而赵炜不知道的是,朱建国竟然是我党安插在国民党内部的一名间谍,他在得知自己的老同学空有一身报国之志,却不受重用时,就开始积极地劝说赵炜,希望他改弦易帜。
朱建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向赵炜宣传我党的政策和打鬼子的决心,这让赵炜成功加入了共产党。 在加入我党之后,赵炜被组织安排到了被称为“最牛潜伏者”的李克农的麾下,并被授予了“902”代号,开始了他在国民党军内部潜伏生涯。
赵炜在国民党军中如鱼得水,因为他原本就是国民党出身,因此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说是顺风顺水。 不仅如此,赵炜一边积极地为我党搜集情报、刺探军情,一边也没忘记晋升。到了1947年,赵炜已经从之前的一名小排长,晋升为了国民党少校军衔,任东北军区参谋长一职。
因为靠近权力中心,赵炜得以了解一些机密的情报,并且常常利用职务之便,将国民党的作战计划透露给解放军。 在赵炜的帮助下,我军往往能够在与国民党军交战前就做好了充分准备,常常打得敌人措手不及。赵炜甚至还在得知了杜聿明想要在辽东展开作战计划后,偷偷将这一机密告知了我党秘密联络员,使得敌人的进攻计划被我军提前获知,导致国民党军惨败。 杜聿明曾在打了败仗之后怒不可遏地想要揪出谁是叛徒,虽然赵炜一度被作为怀疑对象,但是最后还是因为没有证据让他转危为安。
赵炜一直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然而危机却在向他一步一步逼来,1947年9月,赵炜来到北平准备向蒋介石汇报作战计划,期间,赵炜趁机偷偷地想要和北平的地下党同志联系。 可是敏锐的赵炜却发现几名地下党成员的家中都出现了异样,种种迹象表明,这些同志已经暴露,或是被抓、或是已经牺牲。
赵炜顿时感到不妙,为了核实自己是否也已经暴露,他打了一个电话到自己的部门,然而接电话的上级却用一种质问的口气问他所在何处。 这样的局面让赵炜断定,自己一定也已经暴露了,再想回去继续潜伏已无可能。赵炜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回归党组织,于是他第一时间穿越解放区,来到了解放军驻守的地区。
我军一位连长在发现了赵炜后,立刻将其抓捕,他们还以为自己抓到了一名国民党高官。 正当连长想要审问赵炜时,他只是微微一笑,说出了开头的那句话。原本还有些恼火的连长顿时感到眼前这个人不一般,赶紧向上级汇报,最终经过辗转反侧,赵炜终于得到了确认,李克农亲自公开了他的身份,人们这才知道这位国民党少校竟然是我党安插在敌人心脏的一把尖刀。 自此之后,赵炜正式宣布回归我党,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国民党内部潜伏多年,为我党在东北地区取得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赵炜被安排在了中央情报部门工作,他兢兢业业,一干就是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