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南一位65岁的工程师不幸患上肺癌,可身边却一个可以照顾他的人都没有,无奈他给继子打电话求助,可一手拉扯大的继子的回复震惊了所有人。
长沙湘雅医院住院部3楼走廊里,消毒水的气味裹着哭声在空气中飘荡。65岁的陈国建蜷缩在309病房,床头柜上摆着凉透的白粥和半盒降压药。
手机屏幕还停留在十分钟前拨打的未接来电——那是他一手养大的继子陈远华的号码。护士推着治疗车经过时,金属托盘与地面碰撞的脆响,惊醒了老人浑浊的瞳孔里最后一丝光亮。
时间倒回2018年盛夏,这位曾参与长沙三座跨江大桥建设的总工程师,此刻正盯着CT片上狰狞的阴影发呆。
确诊肺癌晚期的诊断书像块烧红的烙铁,烫得他手指发颤。病房外走廊尽头,主治医师的叹息声混着电梯提示音传来:"晚期患者家属要多陪陪啊......"
老陈头摸出枕头下那张泛黄的合照,2005年全家在岳麓山前的合影里,穿学士服的小儿子笑得像颗露水饱满的青李子。
那年他刚把继子送进重点中学,全市录取率才15%的重点班,硬是托关系砸下三个月工资才把孩子塞进去。记得送孩子报到那天,他特意穿上压箱底的新衬衫,却在教务处门口撞见亲生女儿蹲在台阶上啃冷馒头——那丫头初中毕业就去打工了,因为老陈头说"评职称走不开"。
"陈工!混凝土试块强度达标了!"二十岁的陈远华举着检测报告冲进工地办公室的模样,突然在记忆里鲜活起来。
那年湘江汛期提前,老陈头带着徒弟们守在江堤上监测沉降数据,硬是把误差控制在0.3毫米内。后来他总爱拍着继子的肩膀说:"咱们干工程的,差半毫米都是要命的。"
可命运这玩意儿最会开玩笑。2017年春节,刚退休的老陈头突然说要带老家的七大姑八大姨去海南旅游。王丽云翻着存折上仅剩的3万块,想起丈夫上个月刚给表舅家随了8888块礼金。
"咱得留点养老钱不是?"她刚开口就被瞪圆了眼睛:"钱钱钱!女人就是掉进钱眼子里!"年夜饭桌上,当着三个表侄的面,老陈头突然摔了酒杯:"这破日子我过够了!"
社区调解员老周至今记得,去年腊月他第七次上门调解时,陈远华攥着每月定时转来的1000块赡养费直哆嗦:"我妈把房子都换了锁,我真怕老头子哪天死在我家门口。"
监控录像里,老陈头裹着褪色的军大衣蜷在楼道里,手里还攥着给继子买的生日礼物——盒子上积着层薄灰,保质期早过了。
在浏阳河畔的工棚里,工友们至今能讲出老陈头当年验收大桥的传奇。2008年冰灾期间,他带着团队在零下五度的江面上连续奋战38小时,硬是把焊缝误差控制在0.5毫米内。
可面对亲生女儿结婚请柬,他却说"工程验收走不开"。后来女儿在电话里哭着说:"爸,我不需要你验收我的人生。"那通电话后,父女俩再没见过面。
法律文书显示,陈国建与前妻的离婚协议里,每月100元的抚养费至今未变。按长沙市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2万元计算,这笔钱还不够买三天的护工服务。
更讽刺的是,他给老家亲戚随的礼金,够在河西买个厕所。"老头子就是死要面子!"邻居张大妈摇头,"去年他表弟家孩子满月,他硬塞了五千块红包,转头问我借钱买止疼药。"
在安宁疗护病房的最后时光,护工小刘总看见老人对着手机壳发呆。那是陈远华大学毕业时送的礼物,磨花的钢化膜下还留着"祝老爸工程师节快乐"的字样。
2023年清明,社区联系了殡仪馆,火化单上亲属签字栏空着,最后是调解员老周代签的。骨灰盒里除了几枚硬币,只有一张泛黄的工程图纸,背面用铅笔描着岳麓山的轮廓。
这事在长沙法律界引发热议。据湖南省高院2022年赡养纠纷典型案例显示,再婚老人赡养问题占比达37%,其中超六成涉及继子女推诿。
就像去年泸州纳溪区法院判决的文老太案,儿子以"好儿不养下堂母"拒赡养,最终被判决支付医疗费并承担赡养义务。"赡养义务不会因婚姻状态改变而消失,这是法律红线。"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李律师指着民法典第1067条强调。
在陈国建生前工作过的工程局,总工办公室挂着幅"匠心筑梦"的书法。年轻工程师们不知道,他们崇拜的前辈临终前最渴望的,不过是病床边那杯温水。
就像社区公告栏里那张泛黄的"亲情责任书",最后一行小字写着:"血缘是礼物,责任是选择,而爱,是唯一不能倒计时的工程。"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湘雅医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