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公收复疆土一百六十余万,赵尔丰收复疆土也达到了一百二十余万,二人还有一共同点,那就都是以64岁高龄亲率大军远赴边疆为国复疆。 在清朝末年,两位64岁的老将扛起了帝国边疆的大旗。左宗棠收复新疆160余万平方公里,赵尔丰拿下西藏120余万平方公里。面对外敌入侵、内乱不止,他们用血汗拼回失地。一个成了民族英雄,一个却争议缠身。是什么让他们的命运如此不同? 左宗棠与赵尔丰是晚清最后的硬核担当,两人在64岁高龄亲自带兵,收复疆土的事迹让人不得不服。左宗棠西征新疆,赵尔丰平定藏区,分别拿下160多万和120多万平方公里,这数字听着就震撼。但他们的路子、结果和后人评价却天差地别。咱得一步步捋清楚,这俩老将到底干了啥,为啥一个被捧上天,一个被议论纷纷。 左宗棠这人,1876年已经64岁了,按说该退休养老,可他偏不。當時新疆乱成一锅粥,雅库布·伯克占了大片地盘,160多万平方公里快丢了。这老兄从湖南杀到西北,带着军队翻山越岭,硬是把地盘抢回来。他不光会打仗,还会算账,知道光靠杀敌不顶用,得让部队自己种粮,边打边建。到1878年,叛乱平了,新疆稳了,这块地比广东加四川还大,就这么保住了。 左宗棠不只打仗,还搞建设。修路、办学、屯田,他想让新疆长久安定。當然,他也不是没毛病,汉人移民多了,当地回民有点意见,税收也挺重。但他没大开杀戒,更像个管家,把乱摊子收拾得像模像样。所以后人叫他“左公”,觉得他既有硬实力又有长远眼光。1885年他去世,算是鞠躬尽瘁,名声杠杠的。 赵尔丰的故事就没那么温情了。1905年,他64岁接手西藏事务,那时候边境乱七八糟,英国人盯着,地方头目不服。他先从康区入手,后来往拉萨推进,收复了12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法国。他的绰号“赵屠夫”不是白来的——手段硬,脾气爆。1906年巴塘叛乱,他直接砍头烧寺,把反对他的势力摁得死死的。到1911年,西藏基本被他收拾服帖,连达赖喇嘛都被他挤跑了。 赵尔丰的目标是把西藏彻底管起来,变成正儿八经的省。他推汉人移民,想让中央的手伸得更长。可他的方式太猛了,寺庙被毁了不少,当地人恨得牙痒。他不像左宗棠那样修桥铺路,他是拆了再压,留下一堆怨气。1911年清朝倒台,他在四川被革命党砍了,结局挺惨。有人说他稳住了边疆,有人说他毁了文化,评价两极分化。 这俩人最牛的地方,就是64岁还亲自上阵。左宗棠1876年出发,赵尔丰1905年开干,年纪大了照样玩命。左宗棠过戈壁,赵尔丰爬高原,带着军队跑几千公里,搁现在都觉得不可思议。他们都是为救清朝的命,那时候外有列强,内有叛乱,边疆丢了就真完了。160多万和120多万平方公里,不是小数字,是帝国命根子。 为啥左宗棠是英雄,赵尔丰争议多?方法不一样。左宗棠打完还建,稳得住;赵尔丰打完就压,留隐患。左宗棠对手是“外敌”,好定义;赵尔丰对付的是藏民,身份复杂,动手就容易惹争议。时代也不同,左宗棠那会儿清朝还能撑,赵尔丰赶上末班车,成果没站稳脚跟。左宗棠像个稳重的家长,赵尔丰像个急脾气的手术刀,效果和副作用都不一样。 晚清那会儿,内忧外患太严重。太平天国把内地搞垮,鸦片战争让沿海丢脸,边疆再丢就真没戏了。左宗棠和赵尔丰不是单打独斗,背后有朝廷撑腰,可他们干成了别人干不了的事。左宗棠的屯田让新疆扎根,至今是西北大后方。赵尔丰的强硬让西藏归中央,可也埋下不少矛盾。他们俩的成绩,直接影响了现在的版图。 左宗棠现在是正面典型,课本里夸他,学校以他命名。赵尔丰就复杂了,有人说他保疆有功,有人说他破坏太多。俩人都不是完美,左宗棠税收高,赵尔丰下手狠。但他们也不是坏蛋,就是扛着重担的老兵。他们的故事,讲的是中国那时候的挣扎,想强又破,硬撑着不垮。
1864年7月,李秀成被俘虏,曾国藩有个疑问:“秦日纲能力很差,为什么能封王;罗
【3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