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5年,刘邦对张耳说:“张将军,我现在遇到个麻烦,需要借你的项上人头一用

桃花林里醉 2025-05-14 07:18:19

公元前205年,刘邦对张耳说:“张将军,我现在遇到个麻烦,需要借你的项上人头一用,可否?”张耳闻言,立刻明白了刘邦的用意:“咱俩这交情,你要,尽管拿去便是。”说罢,张耳便“举剑自刎”。 旁边的萧何看不下去了:“差不多得了,刀剑无眼,别真的自刎了。” 刘邦和张耳,那可算是老交情了。当年刘邦年轻的时候,曾经仗剑外出游历。他因为仰慕信陵君魏无忌,一直想做他的门客。可惜信陵君那时已经去世,刘邦只得退而求其次,投奔信陵君昔日门客张耳。 张耳与刘邦一见如故,将其引为心腹,对他悉心教导。二人亦师亦友,刘邦的很多本事都是当初从张耳那里学来的。后来秦灭六国,张耳自身难保,二人只得各奔东西。 彭城兵败那会儿,刘邦被项羽追得鞋子都跑丢了。躲进芦苇荡时突然咧嘴笑:“当年张耳教我装死脱身,没想到还能用上。”话音未落,张耳带着三千残兵从山坳里钻出来,手里还攥着半块发霉的麦饼——这老江湖早算准刘邦会往这逃。 要说这出“借人头”的戏码,其实是给陈馀下的套。那会儿张耳和陈馀还是拜把兄弟,可自从巨鹿之战陈馀见死不救,两人比仇家还眼红。刘邦扯着嗓子在阵前喊:“陈馀你个怂包!张耳脑袋在这,有本事来取啊!”木盒里装的哪是人头,分明是抹了猪血的冬瓜。陈馀在城楼上气得跺脚:“刘季你个泼皮!当年偷寡妇被追打还是我帮你解的围!” 萧何蹲在战壕里直翻白眼。他太清楚这对老狐狸的套路——张耳装死前特意把佩剑换了木头的,刀刃缩进剑柄的机关还是他找墨家弟子设计的。倒是灌婴实在,真以为老上司死了,哭得鼻涕泡糊了满脸,转头就带兵把陈馀的粮道截了。 最绝的是张耳“复活”那天。刘邦当着三军将士的面,把赵王印绶往他怀里一塞:“这玩意儿硌得我腰疼,还是给你戴着顺眼。”张耳捧着金印直哆嗦,三十年前在信陵君府上擦地板时,哪想过能混成诸侯王?倒是他儿子张敖实诚,偷偷问:“爹,咱真要给刘老三卖命?”话没说完就被老爹踹进马厩喂草料。 长安城的茶馆里,说书先生总爱讲这段“生死君臣”。有回张耳微服听书,听到“刘邦借头不还”时笑得茶喷了邻座一身。旁边小贩嘀咕:“赵王咋不生气?”卖胡饼的老头叼着烟斗笑:“生气?人家在宫里天天陪刘邦斗蛐蛐呢!” 倒是史书里藏着猫腻。司马迁写张耳“病薨”,可河北挖出的汉简上分明记着“赵王与上猎,误中流矢”。刘邦抱着尸体哭昏过去时,没人敢提醒他——那支箭杆上刻的,可是未央宫匠作监的徽记。 #我的宝藏兴趣#

0 阅读:1129

评论列表

金石贴金

金石贴金

1
2025-05-14 15:16

政治其实很简单,就是穿插的小事儿太多太多,所以看了迷离!

猜你喜欢

桃花林里醉

桃花林里醉

‌感谢大家关注,我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