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的这场印巴冲突,最令人费解的一幕就是:拥有两艘航空母舰的印度海军,在整个战事最激烈的5月7日至10日,始终没有让航母真正参战。要知道,印度海军是二战后亚洲第一个装备航母的国家,而且在历次印巴战争中,都曾出动航母执行封锁、打击任务,实战经验丰富。这一次却集体“隐身”,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空战失利吓退印度海军**
4月30日,印度海军维克兰特号航母就已向巴基斯坦海岸逼近,摆出参战姿态。但在5月6日夜至7日凌晨,印度空军集中80多架战机发动空袭,结果却被巴基斯坦空军歼-10CE和枭龙战斗机击落4架主力战机。印度空军的阵风和苏-30MKI尚且如此,更别说印度海军仅搭载的轻型舰载机——米格-29K了。面对巴基斯坦的枭龙Block2/3和歼-10CE组合,印度海军深知自己舰载机毫无胜算,索性选择避战。
**二、航母行踪被全程掌握,行动失去突然性**
更致命的是,巴基斯坦军方不仅掌握印度空军动向,连印度海军维克兰特号航母从4月30日至5月10日的全部航迹都被实时监控。这种能力意味着,只要印度航母进入攻击距离,巴基斯坦就能提前部署应对。反航母作战最关键的环节——锁定目标,已经被巴基斯坦完成。
**三、米格-29K性能拉胯,逼得航母必须近身冒险**
维克兰特号最多搭载24架米格-29K舰载机,但这款轻型战机满载武器后的作战半径仅有约600公里。若要发动有效攻击,航母必须前出至距巴基斯坦海岸线500公里以内,而这一区域正处于巴基斯坦陆基战斗机(如枭龙Block2/3、歼-10CE)的打击范围之内。一旦印度航母靠近,巴基斯坦空军只需出动20余架枭龙战斗机,配合CM-400AKG超音速反舰导弹,即可对印度航母编队发起饱和打击。
换句话说,印度海军不是不想用航母,而是真不敢上。一旦维克兰特号被击伤甚至击沉,印度多年积累的海上战略资产将瞬间蒸发。与其冒此大险,不如保持距离、维持存在感更为稳妥。
这次冲突再次证明:现代海战早已不是靠一艘航母撑场面的时代。印度海军若想真正具备战斗力,先得解决舰载机性能落后、防空体系薄弱、情报对抗能力不足等一系列结构性问题。否则,再昂贵的航母也只是漂浮的废铁。
留给中国队的对手不多了
怕把唯二打成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