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夏,蒋介石召开军事会议,见有人在记笔记厉声禁止。坐在第三排的赵寿山,为了把 会议内容记下来,就把手放在衣袋里,用一根短铅笔在纸上画记号。
1946年夏,重庆林森陵园内正在举办一场军事会议,会议召开人正是蒋介石。他在会议上讲述了如何进攻张家口和如何实施空军周至柔提倡的“剿匪”轰炸计划。
蒋介石在讲得过程中,余光瞥见有人拿着本子记笔记。为防止会议内容泄露,他立即出声禁止。
闻言,有的人停下动作转而听蒋介石讲话。有的人却在蒋介石发话后,在衣袋里用短铅笔偷偷画着记号,记录会议的重要内容。
这个人就是赵寿山,一个与蒋介石斗智斗勇的传奇人物。1915年,赵寿山从陕西陆军测量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冯玉祥部任地形教官一职。
九年后,转入杨虎城部,凭借自身优秀的工作能力以及出色的聪明才智,晋升为师长、军长等职。
1936年12月11日,蒋介石带领部分手下抵达赵寿山所在的杨虎城部并命令张学良、杨虎城围攻红军。
张学良、杨虎城认为以现在的国内情况,应当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却遭到蒋介石的严厉训斥。张学良和杨虎城多次劝说蒋介石无果后,便带领军队将蒋介石等人软禁并逼迫蒋介石抗日。
在这起事变中,赵寿山为杨虎城出谋划策,率军队占领机场、命令部下逮捕蒋系军政大员及派人围堵蒋介石等人所居住的西京招待所,从而在逼蒋抗日的行动中立下大功。
西安事变后,赵寿山被指任西安公安局局长。在维持西安城内秩序中,多次受到共产党和红军领导人周恩来、叶剑英等人的帮助和指导。
同年12月19日,赵寿山为了应对南京“讨伐军”的来临,率部前往三原、泾阳两地。抵达三原、泾阳时,赵寿山接到红军领导人的会晤邀请。
在会晤时,红军领导人彭德怀同赵寿山谈论当时的国内外环境及介绍共产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赵寿山听完后思想受到严重冲击,直到夜里都还在思索彭德怀所讲的话语。
之后,赵寿山在与红军联手合作时,多次见到彭德怀、任弼时等人。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下,赵寿山的思想渐渐发生改变。
并从这时起,赵寿山萌生出加入共产党的想法,也曾向彭德怀提出入党的请求。但由于当时的特殊情况,未能如愿。西安事变一事和平解决后,杨虎城部十七路军被缩编为三十八军,赵寿山则成为该军师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赵寿山率部前往华北前线抗日。在太原一战时,国军遭到日军猛烈攻击,被迫节节败退。
此时,赵寿山接到共产党的建议,将军队转移至离石县一带休息调整。赵寿山在调整完回西安途经延安时,还受到共产党上级领导的接见。
共产党的多次出手支援,使得赵寿山十分感激,心中入党的念头更加浓烈。
因此,在后面蒋介石发动三次反共运动时,赵寿山都坚持站在共产党这边,并同意38军地下党组织与八路军建立电台联系。
由于赵寿山的亲共表现,使得蒋介石对赵寿山产生不满,且怀疑赵寿山有异党嫌疑。在三十八军从中条山转移到河南时,蒋介石以“异党嫌疑”为由,派遣特务多次到部队中追查队内的共产党人员。
没多久,赵寿山便接到国民党参谋总长何应钦的谈话,并当面受到一份异党嫌疑名单。面对此时此刻的危机,赵寿山面不改色并表示既然何总长不信任自己,那自己不如辞了这三十八军军长一职。
赵寿山坚定的态度让何应钦感觉棘手,在一番推脱后,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尽管如此,蒋介石对赵寿山的怀疑并未放下。
在1943年10月,蒋介石组织部队模拟训练,指派赵寿山担任大队长,前去重庆受训。同年11月,赵寿山被蒋介石调往甘肃的武威第三集团军当总司令。
在第三集团任职后,赵寿山不仅每日受到国民党宪兵及特务的监视,还常常被蒋介石传唤去重庆开会受训。
1946年夏,蒋介石召集国民党各大军队的主要负责人商议反共军事计划。赵寿山作为集团总司令也出席此次商议,并偷偷将商议内容记录下来。
商议结束后,赵寿山躲过宪兵及特务的监视,将商议内容传达给共产党组织。党中央接到消息后,立即让赵寿山尽快回到延安。
奈何在蒋介石阻拦等种种原因下,赵寿山并未直接回到延安,而是假借出国之名辗转于上海、天津等地,最后在地下党的帮助下,才抵达晋冀鲁豫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