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往事 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李书福的造车逐梦路
在那个汽车产业被国企与合资企业牢牢把控的年代,李书福,这位民营企业家却怀揣着一个看似遥不可及的造车梦,毅然决然地踏上了一条布满荆棘、充满未知的道路。
李书福宣布投资5亿元进军汽车业,消息一经传出,仿佛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漫天的质疑与嘲笑。
当时的汽车行业,门槛高得令人咋舌,国家对地方政府进入汽车产业设定了15亿元的准入门槛,且必须得到政府批准。
在众人眼中,他的5亿元不过是杯水车薪,这不是勇敢,而是莽撞,是自不量力。
李书福站在质疑的风暴中心,内心却无比坚定。他看着那些怀疑的目光,在心底暗暗发誓:“世界汽车工业技术已经成熟,只要有钱,就能买来技术、买来零部件,拼出好产品。我一定要在这看似不可能的领域闯出一片天。”
获取生产许可证,成为了横亘在他面前的第一道难关。他四处奔走,从当地经委到机械工业厅,每一步都走得艰难无比。
面对经委的一口回绝,他没有气馁;面对机械工业厅厅长的质问:“你想造汽车?懂吗?发动机从哪来?钱和技术又从哪来?”他心里一阵紧张,但很快镇定下来,赶忙示弱道:“厅长,我不生产汽车,就先研究一下行不行?”
当厅长丢下那句“你研究你的,和我们没关系”时,他心中涌起一丝希望,哪怕这希望如烛火般微弱,他也紧紧抓住,因为在他看来,没明确反对,那就意味着还有机会。
在一片沼泽地上,李书福开始规划他的汽车基地。他看着这片荒芜的土地,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汽车王国。
但现实很快又给了他一记沉重的打击。他去生产摩托车的合作公司,想让对方提供汽车零部件,对方一开始还热情相待,可随着总工程师一连串的“审问”:“生产什么轿车?”“中低档。”“有多少钱?”“钱不多。”总工程师借口离开后,留下李书福一个人在原地,孤独又无助。
那一刻,他望着窗外,心中五味杂陈:“难道我真的错了吗?难道这个梦想真的遥不可及吗?”但很快,他又握紧了拳头:“不,我不能放弃,哪怕只有一丝希望,我也要坚持下去。”
造车的过程,犹如一场艰苦的战役。没有零部件,他就四处搜罗;没有技术,他就带着团队日夜琢磨。
为了造出“吉利一号”,他盯上了红旗底盘,发动团队研究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配件。无数个日夜,他守在车间,看着工人们调试,车身结构不对,调;安全气囊效果不好,改;ABS系统不稳定,再研究。每一次失败,都像一把重锤,砸在他的心上,但他从未退缩。
终于,在无数次的尝试后,“吉利一号”诞生了,当它缓缓开动的那一刻,李书福眼眶泛红,心中百感交集:“这一路走来,太不容易了,但这只是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
在与曾培炎的交流中,李书福内心充满了忐忑与期待。他从自己生产摩托车的经历讲起,希望能得到认可。
当曾培炎委婉地提出意见:“汽车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是高人才、高技术产业的体现,作为民营企业,你想搞汽车,这是不容易的。”李书福心中一紧,他知道,这是又一次考验。
他诚恳地望着曾培炎,急切地说道:“主任,汽车不是高技术,它只是高技术产业应用的一个载体,是一个系统集成,就像房子一样,里面可以装各种高技术产品,但房子本身不是高技术。我觉得汽车不就是四个轮子、几个沙发吗?我们想用民营企业的机制去做一些探索,当年造摩托车时,外界也都说我们不行,但我们造出了全中国第一个踏板式摩托车,很成功!现在大家都学着造。我们还搞了很多个第一,建材上的铝板,也是全国第一。我们要是成功了,可以为国家探索一条汽车发展的道路,如果失败了,也不要国家的钱,我们自己承担损失。这样,你能不能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让我们尝试一下!”
曾培炎听到这里,不免动容:“我不反对你们造汽车。”这简单的几个字,对李书福来说,却如同一束光照进了黑暗的世界。他强忍着眼中的泪水,心中充满了感激与力量。
然而,吉利造出的豪情汽车,初期却因质量问题遭遇诸多挫折。车门难关、雨水渗漏等问题频发,看着这些问题车,李书福内心痛苦万分。
他站在车间,望着那100辆问题车,心中五味杂陈:“这些车就像我的孩子,可现在却成了次品。但我不能让它们流向市场,不能砸了吉利的招牌。”最终,他咬咬牙,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开来压路机,将这100辆豪情彻底地给报废了。那一刻,尘土飞扬,仿佛也掩埋了他心中的痛苦与无奈。但他知道,这是必须要走的一步,品质决定着吉利车的生死。
李书福望着远方,心中思绪万千:“吉利车就像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它现在贫穷、蹒跚,还会时不时地摔倒,但它有志向,它渴望成长。我不怕失败,哪怕前方是万丈深渊,我也要带着吉利走下去,因为我相信,只要坚持,就一定能迎来曙光。”
李书福的造车之路,是一部充满悲壮色彩的奋斗史。他在质疑声中起步,在困境中挣扎前行,每一步都饱含着汗水与泪水。
“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这句呐喊,是他对梦想的执着追求,是他在逆境中不屈的精神写照。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为中国民营企业造车探索出一条可能之路,哪怕前途未卜,他也愿用自己的全部去拼搏,去换取一个可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