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率兵攻入南京城,俘虏了朱允炆的生母、也就是自己的大嫂吕氏。看见吕氏狼狈地摔在地上,朱棣赶忙上前搀扶,并深感抱歉地说:“大嫂,老四实在不想闹成这样,这只是被逼无奈,走投无路之举啊。” “你少假模假样!我没你这样不忠不孝的四弟!”吕氏一把朱棣推开,抱紧了怀中的小儿子。 身为燕王的朱棣,为什么要谋反呢?他又是如何对待落难的大嫂一家的呢?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打了无数的胜仗,可提起最得意的是事情,他一定会说生了个好儿子——朱标。 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在朱元璋率兵攻打南京之时,朱标呱呱落地。有了儿子的朱元璋大喜,在一旁的石头上刻下了“登此山者,不患无嗣!” 打下大明江山的朱元璋,更是将朱标当成了接班人来培养,从小就带在身边亲自教导,传授他为君之道,如何守住江山。 朱标也十分的争气,自小就聪颖好学,得到了老师宋濂和不少大臣的赞扬。 不过也有人称朱标太过软弱,没能继承朱元璋身上的“心狠手辣”之处。殊不知正是朱标的“心软”才更能守好江山。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要想“打”下来天下,自然得“够狠”,而等江山传到朱标的手中之时,最重要的是笼络各处人心,“守”好江山。 朱标不仅深得朝臣的推崇,在兄弟之间也是十分受尊重。 老师宋濂就曾经被卷入一宗案件之中,当时朱元璋执意要赐死宋濂,还好朱标求情,才保住了老师一命。而朱元璋也有不少儿子犯了错,都是朱标一力保下,才让他们免于受罚。 可以说朱元璋百年之后,让太子朱标登上皇位,不论朝臣还是皇室子弟,都会心服口服,绝无异议。 太子朱标德才兼备,哪儿哪儿都好,唯一可惜的就是命太短。 朱标一次外出后回到京城,突然就一病不起,没多长时间就因病去世,离开时才仅有38岁。 朱元璋得知此事后憔悴不已,世间最难以接受的,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何况离开的,是他最疼爱,最看重的嫡长子朱标。 朱标去世之后,太子一位空缺,各路势力蠢蠢欲动,朱元璋剩下的十几个儿子都想争一争太子之位。 许是出于对朱标的四年,也许是为了朝堂的稳固,朱元璋绕过了儿子,直接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立为了储君。 将孙子定位继位人选,有不少朝臣和儿子十分的不满,但朱元璋“说一”,也没其他人敢说二。朱元璋去世之后,朱允炆继承了皇位。 朱允炆一登上皇位,就对各路藩王势力进行“改造”,将他们手中的兵权和封地一一削减。 这些藩王有些自焚而亡,有些变得精神错乱,也引起了燕王朱棣的惴惴不安,他害怕下一个被处置的人就是自己。 燕王有兵有钱,索性以“清君侧”之名起兵造反,三年之间就攻入了南京城,一时间血流成河。 皇宫内四处燃起了大火,皇帝朱允炆的下落不明,有人说他死在了大火之中,也有人称朱允炆出家当了和尚,朱允炆真正的去向,也成了明代的一桩悬案。 不过朱棣在登基之后,则在给朝鲜国的国书中“盖棺定论”,称朱允炆是死于大火之中。 而朱允炆的生母吕氏则带着小儿子朱允熙前往了皇陵,并被要求终身守陵,不得外出。但在守陵几年后,定陵突然燃起了大火,小儿子朱允熙葬身火海,吕氏自此变的精神失常,难觅踪迹。
朱棣率兵攻入南京城,俘虏了朱允炆的生母、也就是自己的大嫂吕氏。看见吕氏狼狈地摔在
趣叭叭呀
2025-05-14 15:01:25
0
阅读: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