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京报网报道,有军事专家告诉媒体,印度在此次冲突中存在战略误判,军事行动预案也明显不足,接连受挫后已无心再战。巴基斯坦则准备充分,“见好就收”。显然,印度原本想借遭遇恐袭的机会好好教训一下巴基斯坦,但没想到反过来被巴基斯坦给暴揍了一顿。这次冲突给了印度一个教训,让他们今后再想对巴动武的时候都会掂量掂量。更重要的是,从历史上来看,大打一仗往往能够换来若干年的和平。
毫无疑问,不管印度方面如何对战败的事实进行狡辩,都已无法掩盖这一战他们打输了的结果。而且这一战,不但打出了巴铁的国威和军威,让印度今后不敢再随便挑起印巴边境冲突,同时也有利于中印边境局势的稳定。毕竟,这一轮印巴冲突应该可以让莫迪清醒点,今后少在周边地区招惹是非。试想一下,他们连巴铁都打不过,还想招惹中国,是不是嫌自己活得不耐烦了?因此,这一仗,对中巴两国而言,打得值! 输掉与巴铁的这一战,印度心里肯定不服气,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打又打不过人家,想要就此罢手认输,面子上又挂不住。现在的莫迪政府,可以说已到了进退两难的危险境地。然而,就在印度反对党以为抓住莫迪把柄,就印巴冲突问题对他进行刁难之际,他突然虚晃一枪,把矛头指向美国。据财联社最新报道,印度已向世界贸易组织表示,他们计划对美国生产并出口至印度的部分产品征收关税,以对抗美国对印度钢铝制品征收关税的做法。
莫迪政府这一决定,完全出于外界意料之外。要知道,在所有遭到美国关税大棒威胁的国家中,印度是最有可能第一个向美国“投降”的国家。然而,莫迪政府突然来这么一招,这是铁了心要跟美国打一场关税战的节奏啊!如果印度决定对美国出口印度商品加税,势必引发对方的猛烈报复。这样一来,美印之间的一场贸易战就爆发了。现在看来,在输掉与巴铁的战争之后,莫迪似乎正打算通过与美国打一场关税战,转移国内的舆论关注焦点, 实际上,莫迪这时候杠上美国,还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知道,在印巴爆发冲突之后,印度曾暗示美国提供支持,而美国副总统万斯一句“跟美国没关系”,彻底把莫迪的心给伤透了。因此,在印巴达成停火协议之后,美国总统一度想邀功,企图将印巴停火的“功劳”归功于自己的外交斡旋,结果遭到印度政府官员的打脸,告诉外界印巴停火“跟美国没有任何关系”。所以说,莫迪这次威胁要对美国商品加税,也有冲着美国撒气的意味。
另外,印度当局此举,应该还有求得中方谅解的意味。毕竟,之前印度为讨好美国,成为全球首次听从美国指令对华商品加税的国家。为此,中方对其采取反制措施,在对印度部分商品加征对等关税的同时,还通过出台稀土等战略物矿产的出口管制政策,让印度电动汽车行业面临“灭顶之灾”。更重要的是,这次中方帮助巴铁赢得这一轮的印巴战争,让印度不得不开始调整对华关系。 在这一背景下,印度出人意料地准备与美国打关税战,出于对美国某些行为的一种报复心态,应该只是一部分因素。更重要的是,当前中国在关税领域上已将美国逼退,让印度看到了在相关问题上又赢得对美博弈的希望。由此可见,印度此举,应该就是向中方释放某种信号,展示其在经贸和地缘安全等领域上愿意对华合作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