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空战中,印度本指望靠外购的“洋装备”打一场翻身仗。阵风战机号称四代半的顶尖货,配上先进的雷达和导弹,苏30MKI和米格29也曾是俄罗斯军售的明星产品。
可实战一打,印度却发现装备再好,发挥不出实力也是白搭。印度空军的训练水平和战术配合问题暴露无遗,飞行员在高强度对抗中反应迟缓,后勤保障也跟不上节奏。
结果阵风和苏30MKI接连被巴基斯坦的三代半战机锁定击落,米格29更是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捞到。这场失利,表面看是装备不行,实则印度自身的军事短板暴露得淋漓尽致。
对法国来说,这场空战无疑是对自家产品的致命打击。阵风战机由达索公司研发,定位多用途战机,靠着灵活性和先进电子系统,过去几年卖出了400多架,从没在实战中折过。
可印度这一仗,一天之内三架阵风报废,直接打破了“零损失”的记录。法国军工界急得直跳脚,毕竟阵风的卖点就是“四代半最强”。
如今被三代半战机打得满地找牙,哪个国家还敢放心买?中东的阿联酋、卡塔尔这些潜在买家,估计已经在重新翻采购清单了。
俄罗斯的日子也不好过,苏30MKI和米格29是俄罗斯军售的老牌明星,靠着耐用和低成本,过去几十年在非洲和东南亚卖得风生水起。可印度这一败,等于给这两款战机判了“死刑”。
尤其苏30MKI,号称重型多用途战机,结果在空战中表现得像个“靶子”。俄罗斯的军售口碑一夜回到解放前,非洲和中东的小国们,恐怕得重新考虑采购方向了。
而全球军售市场已经嗅到了新风向,中国战机这几年势头正猛,歼-10C、歼-16这些装备不仅性能不输西方战机,价格还更亲民。
埃及已经采购了歼-10C,巴基斯坦的JF-17也在空战中证明了自己。相比阵风动辄上亿美元的单价,中国战机的性价比简直是“降维打击”。
这场空战后,非洲和中东的买家们,恐怕会更倾向于跟中国谈合同。毕竟,谁也不想花大价钱买个“花架子”。
可就在这当口,印度却干了件让人看不懂的事:战败还没一个月,又跟法国签了26架阵风的合同。这决定乍看像是“冤大头”,但实际上也没那么简单。
印度这些年急着军事现代化,买阵风、买S-400,摆明了想在南亚称霸。跟法国的这笔交易,表面是买战机,背后还牵扯着外交博弈。
法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跟印度关系紧密,印度这时候追加订单,既是给法国“面子”,也是在巩固战略盟友关系。再加上国内政治需要,执政党总得拿点“大手笔”来稳住选民信心。
这场空战,表面是印巴的较量,实则是全球军售市场的一次大洗牌。印度的失利,让法俄的招牌蒙尘,也给中国战机铺了条新路。
而印度自己,夹在军事短板和地缘博弈中间,继续在这条路上跌跌撞撞地走着。未来这盘棋怎么下,恐怕连印度自己都没想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