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南宋朝堂,对蒙古的认知非常清晰,他们能感觉到蒙古越来越强。当时有人指出,蒙古

封尘说历史 2025-05-14 20:55:41

整个南宋朝堂,对蒙古的认知非常清晰,他们能感觉到蒙古越来越强。当时有人指出,蒙古崛起,有足以灭亡金国的实力。当年金国是我们的仇人,如今却要把他当成我们的屏障。 南宋对蒙古的认知,不是凭空瞎猜,而是从边境传来的情报和使节的报告里一点点拼凑出来的。自从成吉思汗把蒙古各部捏成一个拳头,开始往外打,南宋就感觉到了不对劲。蒙古的骑兵跑得快,打得狠,没几年就成了北方最硬的钉子。南宋的官员们盯着这些消息,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伙人不是普通的游牧部落,他们有野心,有实力,能把整个局势搅得天翻地覆。 最让南宋头疼的,是蒙古对金国的威胁。金国跟南宋有血海深仇,当年“靖康之耻”让北宋没了,金国就是罪魁祸首,按理说南宋巴不得它倒霉。可现实很骨感,蒙古的崛起让南宋看明白了,金国要是没了,南宋就得直面蒙古的刀锋。有人在朝堂上直言:蒙古强到能灭金国,这不是危言耸听,是摆在眼前的事实。金国再可恨,它现在就像个破盾牌,好歹还能挡一挡。 这种想法不是一天两天蹦出来的。南宋靠着探子传回来的消息,知道蒙古打仗有多厉害。他们的骑兵机动性强,能几天之内跑几百里,杀得敌人措手不及。金国那边,仗打得越来越吃力,城池一个接一个丢。南宋的军事专家掰着手指头算,蒙古要是把金国收拾了,下一个目标肯定是南宋。这种危机感,让朝堂上的气氛越来越沉重。 面对这个局面,南宋的策略开始变了。以前跟金国是死磕到底,现在却得掂量着点。有的官员主张,趁金国被蒙古揍得喘不过气来,南宋应该落井下石,彻底报仇。可更多人觉得,这时候动金国就是在给自己挖坑。南宋的实力本来就有限,蒙古要是没了这层屏障,直接南下怎么办?于是,朝堂上定了个主意:表面上跟金国还是敌人,暗地里却得让金国多撑一阵子。 这策略听着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南宋一边骂着金国,一边偷偷摸摸送点物资过去,或者在边境牵制一下蒙古的兵力。这种“既斗且和”的玩法,需要脑子活络,手腕高明。可惜,金国自己不争气,内部烂得一塌糊涂,皇帝昏庸,官员贪腐,军队没啥战斗力。南宋的算盘打得再好,也架不住金国这破墙自己塌了。1234年,金国终于被蒙古收拾干净,南宋的北边彻底暴露出来。 金国一倒,南宋的日子更不好过了。蒙古的眼睛立刻盯上了南方,南宋的官员们早就猜到这一天,但真正面对的时候,还是有点慌。蒙古的军队太猛了,南宋的兵打不过,守也守不住。朝堂上赶紧调整策略,把主力部队扔到长江边上,想靠着天险挡一挡。可蒙古不是吃素的,他们试了几次,找准了弱点,南宋的防线开始摇摇欲坠。 南宋为啥扛不住?外有蒙古强,内里也虚。军队多年没打硬仗,早就松懈了;经济被战争和灾荒拖垮,老百姓苦不堪言;朝堂上虽然有人看清了局势,可光看清没用,执行力跟不上。南宋的决策者们想了不少办法,可没一个真能扭转乾坤。蒙古的铁骑一步步逼近,南宋的疆土一点点被啃掉。 到了最后,南宋只能拼死一搏。1279年的崖山海战,成了南宋的绝唱。皇帝带着最后的部队死守,结果还是被蒙古碾碎。南宋没了,留下来的,是一个让人叹息的故事。蒙古的强大是真,但南宋的灭亡,更多还是自己没顶住。朝堂上那些清醒的认知,没能变成救国的行动,成了历史里的一场空叹。

0 阅读:56

评论列表

金刚

金刚

1
2025-05-15 00:01

北送完了再南送耻辱的政权比晋比差

塞度林木

塞度林木

1
2025-05-15 00:36

跟金人就像现在对俄毛子一样

张麻子

张麻子

2025-05-15 02:43

“表面上跟金国还是敌人,暗地里却得让金国多撑一阵子。”实际应该不是。因为宋一直配合蒙古进攻金,灭金时宋军队还像靖康之耻一样侮辱金朝末代皇帝。才有了尝后图。但为什么不堤防蒙古,就不得而知了。

猜你喜欢

封尘说历史

封尘说历史

历史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