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型人格的底色,或许是骨子里的“淡漠”
总以为他们是永远温热的“中央空调”,却没发现——每一次习惯性的妥协、每一句脱口而出的“我可以”背后,藏着对情感联结的疏离感。
他们不是真的“老好人”,只是用“讨好”做盔甲,把真实的喜好与情绪层层包裹。那些对他人需求的敏锐捕捉,不过是潜意识里的自我保护机制;那些“先顾别人”的惯性,实则是对“自我”的长期忽视。
但别忘了:你不需要讨好世界,只需要讨好自己。
不必为了维持关系而透支情绪,不必用“懂事”交换存在感。你的感受值得被优先看见,你的需求值得被认真对待。
试着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吧——
当你学会对“不喜欢”说“不”,当你开始纵容自己的“小任性”,那些被压抑的生命力,终会重新在眼中亮起光。
你本就不必做谁的太阳,先成为自己的月亮吧🌙
你身边有“讨好型”的朋友吗?或许可以转发这条,让TA知道:你的真实,比“完美”更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