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国动真格的,全球联合起来也打不过。”这句话不是网络段子,而是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罗上将在国会听证会上亲口说的。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罗这位四星上将在国会听证会承认:若中国启动战时产能,全球联军都难以招架。这不是好莱坞剧本,而是五角大楼《2025中国军力报告》里冰冷的推演。 中国造船厂正以每天下水1.2万吨军舰的速度扩张,相当于每月建造一支法国海军;福建舰电磁弹射器调试时的能量脉冲,让关岛美军雷达站误判成导弹袭击;更可怕的是东莞的无人机车间,工人们吃着肠粉就能让流水线在72小时内转产察打一体机群。 这场世纪较量的胜负手,早已不在五角大楼的作战室,而是深藏在山东某重卡工厂的智能车间里。当美国为造一艘伯克III驱逐舰的复合装甲板扯皮三年时,江南造船厂的055大驱正以每年8艘的速度下水,每艘搭载的鹰击-21导弹射程覆盖第二岛链。 被国会老爷们痛斥的“中国速度”,实则是全产业链协同作战的降维打击,沈阳的涡扇-15发动机刚下线,成都的歼-20总装线就能日产能突破0.8架;上海电气研发出船舶综合电力系统,青岛的潜艇制造周期直接缩短40%。 这种工业体系的内循环动能,让美国海军部长德尔托罗视察缅因州造船厂时,对着生锈的龙门吊直爆粗口。 高超音速赛道的碾压更令西方窒息。包头的高超音速风洞完成第412次试验时,洛马公司才刚摸清东风-17的乘波体原理。 当美国在夏威夷试射AGM-183A连续六次失败,中国的东风-27已能在大气层边缘打水漂,将阿拉斯加反导系统变成价值千亿的废铁。火箭军某旅长在朱日和的一句玩笑,如今成了北约的噩梦:“咱们仓库里过期报废的导弹,都够给欧洲大陆理个发。” 但真正让华尔街颤抖的,是中国藏在民用科技里的战争潜力。深圳华强北的电子市场,三天就能凑齐导弹制导模块的全套元器件;合肥的量子计算实验室,顺手破译了美军F-35的通讯加密协议;就连拼多多的跨境物流网,都能秒变战时物资输送动脉。 这种“藏军于民”的威慑力,让五角大楼的兵棋推演总卡在同一个死结:当东莞的智能手机厂转产无人机,义乌的小商品城改做单兵装备,山姆大叔要动员多少个州才能凑齐同等产能? 美国的反击充斥着帝国黄昏的荒诞。一边在菲律宾部署中程导弹,一边要求台积电赴亚利桑那建厂;刚宣布制裁中国航天科工,转眼就得求振华重工维修珍珠港的龙门吊。 这种精神分裂式的遏制,在珠海航展的歼-35座舱屏显前显得苍白无力——当洛马工程师还在为F-35的代码漏洞打补丁,中国六代机的全息座舱已能指挥无人机蜂群作战。 全球经济血脉的纠缠,给这场博弈套上致命枷锁。加州码农的iPhone15 Pro Max里,闪存芯片来自长江存储,电池产自宁德时代;波音787的碳纤维机身,离开威海的光威复材就得停摆。 正如麦肯锡的报告所言,中美产业链的分离成本高达7.2万亿美元,足以让全球GDP缩水5%。所以当雷蒙多威胁断供芯片时,库克默默把Vision Pro的订单转给了立讯精密。 站在2025年的十字路口,太平洋两岸的精英都心知肚明:军备竞赛烧的是钞票,经济脱钩放的是血。 你们觉得工业产能和军事科技哪个才是大国博弈的胜负手?
美国这次可真是急红了眼,那狗急跳墙的模样暴露无遗。据央视报道,美军战机于凌晨
【10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