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1年春,马铎在进京赶考的路上看到有一个女子的尸体在路边暴晒,善良的他脱下长衫为女尸盖住后安葬,谁料,接下来竟然发生了出人意料的一系列奇事。 1411年秋,京城里张灯结彩,锣鼓喧天,新科状元马铎身着大红状元袍,头戴金花乌纱帽,骑着高头大马,在百姓的簇拥下巡游。 人群中满是赞叹声,马铎面带微笑,可思绪却飘回了那个改变他命运的春天。 马铎出生在福建长乐县的一个贫寒家庭,自幼父母双亡,靠着邻里的接济才得以长大。但他天资聪颖,对读书有着超乎常人的热爱。 村里的私塾先生见他可怜又上进,便免费收他为徒。马铎深知这机会来之不易,每日天不亮就起床读书,夜晚伴着微弱的灯光学习到深夜。 寒来暑往,马铎在学业上日益精进。 然而,科举之路充满坎坷,他多次参加乡试,都名落孙山。但他从未放弃,始终坚信自己能通过科举改变命运。 终于,在1411年,马铎以贡士的身份,获得了参加会试的宝贵机会。邻里们得知后,纷纷伸出援手,你一文我一文地凑钱为他做盘缠,还为他准备了干粮和衣物。 马铎感动不已,带着众人的期望,踏上了进京赶考的路途。 春寒料峭,马铎背着简单的行囊,一路风餐露宿。 这天,他走到一处荒郊野外,突然看到路边躺着一具女子的尸体。女子衣衫褴褛,发丝凌乱,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凄惨。 马铎心中一阵刺痛,他想,这女子不知遭遇了什么不幸,死后竟曝尸荒野。他环顾四周,空无一人,便决定为她安葬。 他脱下自己唯一的一件长衫,轻轻盖在女子身上,随后在附近找了一处废弃的古墓坑,用随身携带的简易工具,艰难地挖坑。 泥土冰冷坚硬,每挖一下都很费力,但马铎没有放弃。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将女子安葬好,还在墓前立了一块简易的石碑。 处理完女尸后,天色渐暗,马铎又累又饿,却还没找到落脚的地方。正当他焦急之时,前方出现了一座茅草屋,屋内透出微弱的灯光。 马铎大喜,赶忙上前敲门。一位年轻貌美的少妇开了门,见马铎狼狈的样子,心生怜悯,便邀请他进屋休息。 少妇为他准备了简单的饭菜,还烧了热水让他洗漱。马铎狼吞虎咽地吃完饭后,向少妇讲述了自己进京赶考以及路上安葬女尸的经历。 少妇听后,微微点头,眼中流露出赞赏的目光。 第二天天刚亮,马铎准备告辞。少妇送他出门,临行前,突然吟出一首诗:“寒夜多蒙到妾家,炉中无火未烹茶。郎君此去登金榜,雨打无声鼓子花。” 马铎听后,心中疑惑,这诗前两句还好理解,可后两句却不知所云。他刚想询问,少妇却已转身回屋。马铎带着满心的疑问,继续踏上赶考之路。 途中,马铎遇到一位在田间劳作的农妇。农妇主动和他打招呼,还提出要出个对子,若他能对上,便为他指明一条近路。 农妇说出上联:“青鞋绣菊,朝朝踢露蕊难开。”马铎绞尽脑汁,却一时对不出下联。 农妇微微一笑,说:“公子日后若能想起下联,便知这近路所在。”说罢,转身离去。马铎望着农妇的背影,心中满是困惑。 经过数日奔波,马铎抵达京城。他顾不上欣赏京城的繁华,一头扎进备考中。 会试那天,他文思泉涌,顺利完成了答卷。放榜时,他惊喜地发现自己高中贡士,取得了参加殿试的资格。 殿试当日,皇帝亲自出题,其中有一道题目是对对子,皇帝给出上联:“风吹不动铃儿草。” 马铎脑海中突然闪过少妇的那句“雨打无声鼓子花”,几乎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皇帝听后,龙颜大悦,对马铎的才学赞不绝口。最终,马铎高中状元。 高中状元后,马铎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赶考路上的种种奇遇。他四处打听少妇和农妇的下落,却一无所获。 后来,他回到福建长乐,用自己的俸禄为安葬的女子重新修缮了坟墓,并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义女之墓”。 他还在当地开办了学堂,免费为贫困学子授课,希望能帮助更多像他一样的寒门子弟实现梦想。 (参考资料:长乐新闻网——《“代驾效天一日君”——马铎》)
1411年春,马铎在进京赶考的路上看到有一个女子的尸体在路边暴晒,善良的他脱下长
月下独酌人
2025-05-15 10:16:4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