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重新开启巴格利哈尔水电站呢?老实说,如果不放水,他们又能做些

古丽娜孜说科技 2025-05-15 14:23:53

印度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重新开启巴格利哈尔水电站呢?老实说,如果不放水,他们又能做些什么呢?我早就说过,印度根本没有有效的水库去截留流向巴基斯坦的水。这个有效二字可不能忽略了,明白吗?再说,这整个喜山南麓马上就要进入雨季了,朋友!我知道乞拉朋齐是在喜山东面,但整个喜山南麓的雨季可真是一场大雨啊。 乞拉朋齐确实坐落在喜马拉雅山南段的南麓,不过说到底,喜马拉雅山对于印度洋季风降水的影响原理是一样的暖湿气流遇上高山,就引发了猛烈降雨。所以,乞拉朋齐和克什米尔地区的降水原理其实没啥差别,主要就是降水的强度不一样。至于喜山南麓这个概念,其实是指长达两千公里的喜马拉雅山南坡,当然包括了克什米尔和乞拉朋齐的。 整个喜马拉雅山脉从南迦帕尔巴特峰(巴基斯坦)开始,一直延伸到南迦巴瓦峰(中国),长约2000公里。南麓和北麓的气候大致是东西相似的。南麓的地形呈现北高南低,坡度显著,暖湿气流一旦爬坡,总会引发短时强降雨。而北坡通常是南高北低,坡度相对平缓得多,虽然有些水汽能翻过山脊线到北坡降落,但在雨季降水强度相比南坡要轻很多。 多雄拉山口和松林口,曾是徒步进入西藏墨脱县的重要通道。山顶上那些飘动的白云,其实就是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大部分在南坡已经化作降水,翻过来的只有少量。哪怕这些残留的水汽,也足以让林芝这个地方成为一个西藏江南。想想看,印度洋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真是太厉害了! 根据南亚次大陆的人口密度分布图,我们发现,人口分布跟年平均降水量分布是高度重合的。换句话说,咱们也可以通过人口分布来看降水情况。印度的情况很明显,北边和南边的人口比较密集,而中部则相对稀疏,主要是因为德干高原的降水太少了。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在德干高原这边没法形成降水,结果它们直奔喜马拉雅山了。因此,喜马拉雅山南麓的雨季降水量可不能小看呀! 根据今天的实时降水预报,喜马拉雅山南麓的雨季降水即将达到高峰。一般来说,这里从5月开始进入雨季,到了6月份可是最旺盛的,持续到9月底,10月还会有些强度,但11月初就会结束。说到降水,印度确实有库容,但并不是有效库容,听我说,这个可以理解吧?在喜马拉雅山南侧,印度的水利设施有着很大的库容,这点没错;不过在雨季的时候,这个库容得及时清空,要不然可就得负责漫坝、垮坝的风险了。 比亚斯河上有一个超级大的土石重力坝,要是遇上暴雨,泄洪道跟不上,那可真是危险,水就会漫过坝顶。你知道吗?土石坝一旦漫坝,那坝后面的土石就会被洪水冲走,导致塌方和管涌。想想印度的灾后救援能力,搞不好就会陷入人道主义的危机,所以每年雨季到来之前,必须把库容清空,充分利用水坝的拦水和削峰功能。说实话,印度现在对巴基斯坦的掌控,真的只是个鸡毛的能力。 简单来说,印度放水开闸完全是为了防洪,跟目前的局势没有半毛钱关系,这个必须搞清楚。至于后面的情况发展,水坝是开闸还是关闸,都跟这里没什么牵扯,这可是印度每年雨季的惯例。不过,不能完全排除印度可能会借洪水对巴基斯坦出击的可能性,当然这样一来,自家老百姓也难逃一劫,可能成了受害者。不过,你想想,印度1亿人口13亿牲口,这牲口的死活跟莫迪有啥关系呢?总之,印度在放水的事上,说不准啊。 最后给那些对印巴局势感兴趣的朋友提个建议,至少得对南亚次大陆的基本地貌和气候特征了解一下。这可是我琢磨了好几年得出的结论,外行不等于无知。雨季对印度、巴基斯坦,还有我们来说,都可不是什么小事,甚至喜马拉雅北边的西藏,到了雨季也是个大麻烦,有时一天就能下个不停,暴雨可能持续整整24小时。所以说,印度现在得赶紧清空水库,他们这时候没法抓住水源来收拾巴基斯坦,根本没有效的库容可用。

0 阅读:34
古丽娜孜说科技

古丽娜孜说科技

古丽娜孜说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