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0年,乾隆破格提拔22岁的小舅子傅恒去当正二品的户部侍郎,大臣们很不屑。然而,谁也没想到,一年后这个靠裙带关系升迁的"纨绔"竟让国库多出300万两白银。连御膳房切菜的太监都在传:傅恒大人打算盘的声音,比戏班子敲梆子还密。 傅恒这人是乾隆朝不得不提的存在,他的姐姐是皇后,儿子很有可能是皇子,这复杂的身份让人摸不着头脑,但不管怎样,傅恒以自己的能力撕掉了自己身上的标签,活成了自己的样子。 傅恒顶着皇帝小舅子的身份出现在朝野中,大家刚开始都将他当成一个“纨绔”,顶多是一个没有太大建树但也不会出什么岔子的贵族子弟,但没想到,他是真有本事的。 先说他自请打仗那事,那会儿的朝堂上已经人心惶惶了,他们的大将在准噶尔手中连着栽了十几位,搞得整个军中士气低落,就连文官们也开始纷纷谏言。 乾隆看着眼前这群文官在那里“无病呻吟”就觉得胸闷气短,没想到,最后还是傅恒站出来支持他的决定,并且还愿意领军出征。 别看傅恒是在京城中长大的,但他可是有真本事的,不是那些花拳绣腿的少爷们可比的。 但傅恒能练就一番本领,可是有说法的,那一年,他进宫做了侍卫,不管是不是因为他姐姐的原因,他都没有恃宠而骄。 傅恒也不是一个容易被轻易打倒的人,虽然在当值期间经常会受到乾隆有意无意的嘲讽,但其实这只是在激励他不断进步。 他要是一直能力平平,乾隆偏袒他难免有人会有微词,而他倒也听话,每一次接受批评之后,反倒是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来面对。 乾隆这心中说不欣慰都是假的,于是,便将他的官职一升再升,借着这把好风,他也扶摇直上。 不过,当时的他还是德不配位的,毕竟,六年升九级,说没有私心这是不可能的,就算是和珅这样绝顶聪明的人也花了十几年。 但傅恒却恰恰走到了乾隆的心尖尖上,乾隆是什么人,心思深沉着呢,他想要培养势力,势必会盯上那些青年才俊。 傅恒不刚好是最好的人选吗,身份与自己息息相关,而且十分机智,又懂上进,是个好苗子。 而且,他将来的太子也得有一个厉害的舅舅扶持才行,这乾隆早就将未来几十年的事情都计划到了。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他的太子压根没有长大就离世了,但傅恒也没让他失望,不管是自请上前线立下军功还是在朝廷中任职,都是有实打实的政绩在。 他擢升为户部侍郎那会儿,没多少人看得起他,说真的,大家都认为他是靠裙带关系才有这样的发展,其实大家的想法也都正常。 最难受的还是处于这个职务上的傅恒,他怎么才能让大家看到他的真实实力,令人心服口服,这是他应该操心的事。 于是,他日日琢磨着怎么讲这些国库账本给处理好,虽然他没有干过这事,但一沾手他就知道该怎么办,再加上一旁有人指导,他更是日夜不停的处理政务。 眼看着他的书房深夜依旧灯火通明,大家都知道,他这次是铁了心要做出一番成绩。 他兢兢业业的干了一轮四季,眼看着这宫中的积雪都化干净了,乾隆也开始期待,他能有什么样亮眼的成绩。 结果,便看到了国库存银直接增加三百万,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这政绩已经很鲜明了。 大家私下里也都再夸这个国舅确实不一般,宫中厨子听到了都笑着说:“大人的算盘都要敲出火星子了......” 之后,傅恒更是在与准噶尔的对战中大放异彩,这下更没有人会说什么了,人家的战绩可查,新疆纳入清朝指日可待。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傅恒
1750年,乾隆破格提拔22岁的小舅子傅恒去当正二品的户部侍郎,大臣们很不屑。然
墨染青天
2025-05-15 17:00: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