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为何此时对中东进行访问?有何收获? 特朗普此次中东之行(2025年5月13日至16日)访问了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阿联酋三个国家,未包含传统盟友以色列。 主要目的是: 1. 经贸与投资:吸引海湾主权财富基金对美投资,涉及金额超2.4万亿美元。 2. 军事合作:签署军售协议,强化与海湾国家的防务绑定。 3. 科技布局:推动人工智能(AI)、半导体等领域合作,构建对华技术壁垒。 4. 地缘博弈:斡旋巴以冲突、协调伊朗核问题,重塑中东权力格局。 特朗普此行以“交易型外交”为核心,达成多项战略性协议: 1. 军火贸易:千亿美元订单巩固安全联盟 沙特签署1420亿美元军售协议,涵盖F-15EX战机、防空反导系统及军事培训支持。 卡塔尔采购20亿美元MQ-9“死神”无人机,阿联酋计划增购波音777X客机。 2. 能源与科技:绑定战略资源与产业链 能源合作:沙特承诺增产石油以抑制全球通胀,并联合开发稀土、锂矿等新能源关键资源。 科技输出:英伟达向沙特出口1.8万块顶级AI芯片,阿联酋获准进口超100万颗先进芯片,强化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主导地位。 3. 金融投资:主权基金输血美国经济** 沙特承诺十年内向美投资1万亿美元,阿联酋追加至1.4万亿美元,重点投向房地产、生物科技及加密货币领域。 特朗普家族关联公司获阿联酋20亿美元注资,推动加密货币流通。 4. 地缘交易:短期妥协换取长期布局 解除对叙利亚制裁以换取沙特与土耳其协调,暗示允许伊朗保留部分铀浓缩能力。 推动“波斯湾”更名“阿拉伯湾”,迎合海湾国家但激化伊朗矛盾。 特朗普绕开以色列访问海湾国家,并与胡塞武装达成停火协议,引发以色列强烈不满。内塔尼亚胡政府因加沙军事行动与伊朗政策分歧,可能被迫调整安全策略,甚至转向俄罗斯寻求合作。 海湾国家加速多元化外交,沙特、阿联酋在保持对美合作的同时,深化与中国、俄罗斯的科技与能源合作。例如,沙特与中国签署人民币结算的长期供油协议,削弱美元霸权。 阿拉伯国家拒绝美国“清空加沙”等单边主张,坚持巴勒斯坦建国为沙以建交前提,凸显政策独立性。 美国试图通过芯片出口拉拢中东国家遏制中国,但中东多国采取平衡策略,不愿牺牲与华合作。中国7纳米芯片自主化及AI研发能力提升,削弱了美国技术封锁效果。 美伊核谈判前景不明,若协议破裂可能触发新一轮“零石油出口”制裁,加剧中东紧张。 沙特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停滞,加沙冲突持续发酵,可能引发代理人战争升级。 总之,未来中东或将呈现“双轨并行”格局:美国维持军事存在但影响力衰减,地区国家通过多元合作寻求战略平衡,而大国竞争与局部冲突仍是常态。
特朗普为何此时对中东进行访问?有何收获? 特朗普此次中东之行(2025年
汤姆游祖国
2025-05-15 18:10:3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