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高俅、童贯和杨戬四个人,彼此之间狼狈为奸,关系就算不好,也不至于互相拆台。但是这一次,高俅战宋江,正在紧要关头,太师蔡京不仅不想办法帮助高俅,却再次同意招安,这不是给高俅出难题吗? 就像刚才所说的那样,其实蔡京是被逼的。话句话说,蔡京是一个极其厉害的见风使舵的人。不错,蔡京是与宋江有着不共戴天之仇,但是,要是碰到比他还厉害的官,来对他形成压制的话,蔡京就会放弃个人的利益,转而向这位高官献媚。那么,在当时的朝廷之中,还有谁比蔡京的官还大吗?有,那就是国老太师韩忠彦。 在高俅带去的十个节度使当中,有一个叫韩存保的人,被宋江捉住之后,放了回来。顿时,韩存保觉得,宋江是想真心被招安,于是想帮助宋江说情。这个节度使是什么地位,为何他的态度,能左右朝廷的态度呢?书中有所交代,这个叫韩存保的节度使,就是国老太师韩忠彦侄儿。蔡京原本是不同意再次招安宋江的,但是韩存保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蔡京马上见风使舵,同意招安!对此,在书中第七十九回《刘唐放火烧战船 宋江两败高太尉》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二人来见蔡京说:“宋江本无异心,只望朝廷招安。”蔡京道:“前者毁诏谤上,如此无礼,不可招安,只可剿捕!”二人禀说:“前番招安,惜为去人不布朝廷德意,用心抚恤;不用嘉言,专说利害,以此不能成事。”蔡京方允。 于是,在蔡京的力主之下,朝廷终于再次下诏书,招安宋江。只是,如此一来,就给高俅出了个天大的难题。朝廷招安诏书已下,高俅是奉旨还是不奉旨呢? 假如高俅奉旨,那么之前高俅付出的各种努力,就等于付之东流,而且,朝廷的官员们,还会觉得高俅没本事。一旦奉旨,高俅就没脸回京了。 假如高俅不奉旨,眼见的自己已经连输两阵,不管是将领,还是士兵,都损失惨重。一时之间,也没有有效的办法,来剿灭宋江等人。 不过,蔡京同意招安,刚才咱们也说了,并不是出自本意,而是被逼的。国老太师的侄子都出面替宋江说情了,自己要是再不同意,就等于是在和国老太师为敌,蔡京可不想做冤大头。所以,在蔡京草拟的招安诏书上,蔡京也留下了一个漏洞,只是,这个漏洞,高俅本人,并没有发现。 所以,蔡京之所以再次同意招安,并不是真的在给高俅出难题,而是希望高俅在见到诏书之后,能够相机行事,尽一切可能,消灭宋江。所以,蔡京并不清高,和高俅,终究还是一丘之貉!
蔡京为什么要陷害高俅?他俩不是一丘之貉吗?其实蔡京是被逼的!
虫子天下
2025-05-15 18:45:54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