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管普京是不是朋友,但失去俄罗斯的中国,撑不过美国下一轮绞杀。全球200多个国家里能左右地球命运的不超过四个,美国、中国、欧盟、俄罗斯构成了力量的金字塔。现在局势很明朗,美国正在全力压制中国,联手欧盟孤立俄罗斯,把我们往死里逼。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在如今这个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中,中俄的合作成了咱们对抗外部压力的关键,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和欧盟的冷眼旁观,中俄抱团取暖不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未来的保障。 我们先从经济角度看,中俄做生意早就甩开了美元,超过90%的贸易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 去年两国贸易额冲到2400多亿美元,每天6亿多美元的货款在两国间飞来飞去,美国想用金融制裁卡脖子?门都没有! 这就好比村里老王和你直接用鸡蛋换大米,村长想插手都抓瞎,更厉害的是,这种“去美元化”还给全球立了个样板,谁说美元是唯一选择? 科技上,中俄也玩得转,华为、小米在美国被封锁后,转头在俄罗斯开花,连手机系统都换成了鸿蒙,气得美国直跳脚。 俄罗斯呢,借着中国的5G和云计算技术,现代化步伐蹭蹭加快,这不是简单的买卖,而是战略资源的深度融合,咱有技术,他们有市场,双赢谁不爱? 军事合作更是热闹,中俄联合军演那场面,比过年放炮还带劲。 2018年的“东方-2018”,5万辆兵力、坦克飞机导弹齐上阵,北约看得眼都直了。 还有联合空中战略巡航,轰炸机飞到日本海上转一圈,小日本防空警报拉得刺耳,这就像你带着拳击冠军一起练拳,村口耍两招,谁还敢惹你? 国际舞台上,中俄也默契得像哥俩,在联合国安理会,美国推什么霸道决议,中俄准一块儿投反对票。 乌克兰问题上,美国想让咱站队,结果中俄一块儿“弃权”,气得老美拍桌子,这不是偶然,而是战略步调一致,硬生生顶住了西方的压力。 不过咱中国也不是没短板,军事上,航母造出来了,可舰长、飞行员、后勤体系得慢慢磨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能源和原材料更是命门,打持久战底气不足,单靠自己硬扛美欧,还是有点太冒险,这时候,俄罗斯就成了咱的硬核后盾。 俄罗斯的价值不只是嘴上说说,人家可是有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每年都给咱送380亿立方米天然气,北京一年的暖气都不愁。 中国出钱出技术,连北极圈的冰天雪地都变成了能源宝库,军事上,他们的战略纵深和资源储备,帮咱分担了不少压力,面对美国的围堵,俄罗斯也是咱最硬的盾。 能源合作是中俄关系的定海神针,西伯利亚管道只是冰山一角,中国还帮俄罗斯开发北极资源,双方能源安全都上了个台阶,俄罗斯看咱的基建能力,那叫一个服气。 经济上,中俄14年稳坐彼此第一大贸易伙伴宝座,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小麦、大豆源源不断送到咱这儿,咱的汽车、家电在俄罗斯卖得火爆。 哈弗、奇瑞的4S店门口排大队,比国内车展还热闹,这买卖做得,美国制裁再狠也没辙。 未来,中俄还瞄准了太空和北极。两国计划在月球建联合研究站,一起挖太空资源,这可不是科幻片,是实打实的合作。 北极航道也不含糊,冰川一化,亚洲到欧洲的航线直接缩短,全球贸易格局都得抖三抖,这两块新领域,占了中俄合作的大头,野心不小,前景更大。 说到这儿,有人可能会问,俄罗斯经济不是不行吗?拖后腿咋办?别逗了,去年俄罗斯GDP增长3.5%,失业率不到3%,比不少欧洲国家都硬气。 战斗民族的韧性不是盖的,当年苏联解体咱帮他们一把,现在疫情期间他们的疫苗第一时间送过来,靠谱得很。 中俄关系不是靠热情堆出来的,而是硬碰硬的利益和信任,中国有市场有技术,俄罗斯有资源有地缘,两家联手把欧亚大陆的经济盘子都搅活了。 美国想搞“新冷战”,咱偏不奉陪,你玩你的小圈子,我搞我的一带一路,你制裁你的,我合作我的。 这世道,拳头硬才说话响,中俄抱团,就是要告诉全世界:中俄只要联手,这亚洲就翻不了天。 未来几年,美国的压力不会小,但只要中俄稳住彼此,熬得住、拖得起,就能稳住亚欧的力量中轴。 咱不盲从,也不硬刚,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说到底,中俄合作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期战略,金融上打破美元霸权,科技上互补共赢,军事上联手震慑,能源上互通有无,再加上太空和北极的新赛道,这对搭档的前景,不是一般的宽广。 全球格局怎么变,中俄站一块儿,就是最大的变量。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别管普京是不是朋友,但失去俄罗斯的中国,撑不过美国下一轮绞杀。全球200多个国家
烟雨故人归期
2025-05-16 00:40:22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