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互保》百度百科:
东南互保指1900年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战争期间,东南督抚抗拒朝廷开战命令,与外国人合作保全地方的行动,是晚清政治史上的重要事件。 [62]
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已扩展至京津。 [59]在慈禧太后与部分满洲亲贵的纵容下,拳民于畿辅要地不断袭击洋人与洋产,外国军队自行进军北京保护使馆。 [63]6月21日,清廷正式向11国宣战,同时要求各地督抚起兵响应。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地方大员拒绝出兵,与外国议定“互保”。 [60]在刘、张的授意下,6月26日,上海道台余联沅与各国驻沪领事订立《东南互保章程》,承诺保护长江流域及苏杭内地外国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各国则同意不派兵登陆长江流域。 [64]7月后,浙江巡抚刘树棠、两广总督李鸿章加入《东南互保章程》;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巡抚袁世凯自办“互保”;四川、陕西、河南等地在张之洞、盛宣怀的联络下,也同情“互保”,相继否定开战谕旨,维护本地秩序。 [61]
东南互保让整个中国的东南半壁避免了义和团骚乱和外国人入侵,维持了东南地区的社会治安。 [60]东南互保的实现,使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等督抚在庚子事变时期的政局中,权势大幅膨胀,成为中外议和与交涉的关键势力。 [65]东南互保的过程中,地方督抚外结列强、内联各省,公然不奉朝命,实际开民国时代各省宣布独立之先河,影响深远。
----------------------------------------------
个人评论:东南互保的历史定义,值得商榷,腐朽的清朝和腐朽的命令,在地方上无法推行,实乃中国近代史分裂之开端。但参与者未能改变历史进程,虽有一时之意义,但于历史只是浪花。
江渐月
事件的意义要两方面看待,这才有思考的价值。[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