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参加了BMW中国文化之旅-大运河文化保护公益项目的活动。这也是我第一次

半兰说汽车啊 2025-05-16 12:33:00

今天去参加了 BMW 中国文化之旅-大运河文化保护公益项目的活动。这也是我第一次当面听单霁翔院长讲有关北京中轴线的故事。

院长一个人,2 小时,700 页 PPT 直接讲下来,让我这个在北京生活了 20 多年的人,有一种立即想去中轴线上再仔细走一趟的冲动。 单院长用了大量时间和照片,讲了他在故宫博物院任“看门人”时的经历。特别让我动容的是他在任期间,主持故宫博物院整改,扩大开放面积,重新整理、规范化文物管理,让更多的人可以一睹那些沉睡多年文物的风采,看到故宫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

说起来简单,但是真的听到院长聊起来,困难是远超想象的。但我认为这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单院长对“人”或者说“参观者” 的考虑。文化不应该是高冷且拒人千里这种孤芳自赏式的,它应该是亲民的。只有亲民的文化,才有活力,才能够被更多人看到和理解,才能更好的传承下去。而为了这个目标所做的努力,包括对故宫博物院里供游客休息的长凳设计,洗手间配比,以及卫生管理。 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地方,可以将长期以来到故宫“到此一游”的打卡,变为真正的可以让游客舒心专心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旅行。

到这里,我也理解了为什么 BMW 会将单院长请来做活动的原因。道理是一样的,做车必须以人为中心考虑,才是能把车做好,做长久的终极秘诀。 无论是驾驶体验,还是乘坐体验,到人机工程学,或是智能化,始终得考虑人的因素。现在的阶段,车不能完全自动驾驶,人也不只是车上的乘客,他们需要操纵车辆,感受车辆,与车辆交互。而这中间,很多我们日常忽略的,体验不明显的,或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往往才是真正能体现造车核心理念的抓手。

这点上我很认同 BMW 的理念,驾驶员就是驾驶员,是对车辆上路安全行驶的第一负责人。你不能简单的用“家”的需求模糊驾驶员这个特殊乘员。考虑车辆乘员需求的同时突出满足驾驶员安全驾驶的需求,这就是我喜欢的 BMW 。

别不正经说车 宝马

0 阅读:0
半兰说汽车啊

半兰说汽车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