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树洞
今天辅导儿子写作业前,我特意泡了杯茉莉花茶。他攥着铅笔端坐在书桌前,大眼睛忽闪忽闪地望着我,乖乖说“爸爸开始吧”,那模样乖巧得像刚出炉的糯米团子,连窗外蝉鸣都显得格外温柔。
可当我看到他把“木”字多加一点写成“术”,耐心纠正三遍后,作业本上依然歪歪扭扭躺着错别字时,茉莉花茶的香气突然变得刺鼻。“这个字我们昨天才写过啊!”我听见自己的声音不自觉提高,儿子的肩膀跟着抖了一下,橡皮擦在本子上划出凌乱的褶皱。
转折发生在数学题环节。“小明有5个苹果,妈妈又给他3个,现在有几个?”他咬着笔头憋了五分钟,憋出一句“不知道”。我指着算式反复解释,他却开始用铅笔戳橡皮,碎屑簌簌落在作业本上。“这么简单的题为什么听不懂?”我拍了下桌子,茶杯里的水溅出来打湿了草稿纸。儿子突然“哇”地哭出声,眼泪大颗大颗砸在错题上,沾湿的纸页卷成小小的波浪。
那一刻,我望着他通红的眼眶和发抖的小手,愤怒像被扎破的气球瞬间泄了气。蹲下来擦掉他脸上的泪珠时,才发现他作业本角落画着歪歪扭扭的简笔画——一个小男孩牵着一个大人模样的人,旁边写着“最爱爸爸”。
后来我们重新坐回书桌前,我把他搂在怀里慢慢讲题。他偷偷把半块橡皮塞进我手心,轻声说“爸爸别生气”。夕阳透过纱帘在作业本上洒下金边,那些曾经让我抓狂的错题,此刻竟变得可爱起来。原来教育不是较劲,而是两颗心互相靠近的过程,连带着那杯凉透的茉莉花茶,都在晚风里泛起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