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4年,兰陵王高长恭因为贪污受贿被免除兵权,门客相愿非常疑惑:“您位极人臣的时侯,吃水果都会与部下分享,为什么要贪污这么多钱呢?”高长恭闻言苦笑,一言不发,相愿立马恍然大悟。
相愿道:“殿下是不是害怕功高盖主,会遭到猜忌和嫉妒,所以模仿秦朝王翦,故意贪财自诬?”高长恭默默点了点头。相愿忧心忡忡道:“我觉得这样并不好,如果朝廷真的猜忌您,这样不更授人以柄吗?”
高长恭听罢深以为然,却又无奈道:“那我该怎么办呢?”相愿出了个主意:“保命很简单,从此称病在家,谨言慎行,莫谈也莫参与军事政治。”高长恭感激地拱手称谢。从此蜗居在家,闭门谢客。
众所周知,高长恭是北齐著名的贤王,年轻有为,深得人心。可他为何要在30岁这个大展拳脚的年纪,急着明哲保身呢?其实,这与当时恶劣的环境有关……
高长恭是北齐文襄帝高澄的第四子,以“音容兼美”著称,从小不受父亲重视,却在军事方面天赋卓绝。生涯最著名一战便是邙山之战。
564年,北周大军进犯,北齐武成帝高湛亲临前线抵抗,结果屡战屡败,在邙山附近被北周军包围。眼看就要惨败,高长恭突然率兵杀到。他头带面具,挺枪跃马冲入敌阵。北周惊慌失措抵抗不住,竟大败而归。
此战后高长恭威震天下,时人还为之创作了千古名曲《兰陵王入阵曲》。高湛也感激弟弟的救命之恩,加封其为尚书令、录尚书事、大司马等位高权重之职。
高长恭一朝显赫,却没有任何得意之色,是因为他深知“功高震主者死”的道理。众所周知,北齐皇帝喜怒无常,如神经病,说不定哪天不顺眼就会痛下杀手。高长恭也没办法,只能在三十岁的年龄蛰伏起来。
在门客相愿的建议下,他也确实躲过了几次皇室的纷争。但这也让高长恭放松警惕,最终竟因为一句醉话死于非命……
高湛病逝后,高纬继位。高纬虽然一样残暴不仁,但对高长恭很崇拜,经常叫他进宫把酒言欢。时间长了,高长恭也有些懈怠了。一次,高纬趁高长恭酒醉的时候,恭维道:“当年你在邙山太惊险了刺激,怎么那么不要命呢?”
高长恭听罢,摆摆手道:“战场上打打杀杀本来就是我们高家的事,我都不要命了,别人也才会不要命。”酒宴散后,高长恭醉醺醺回家了,高纬却阴沉着脸,动了杀心。
以前国家有事时,他几次下旨给高长恭,希望他去作战,高长恭都以各种理由推脱。如今又说这句话,高纬愤怒道:“以前的事就是家事,不要命都干,现在的事难道不是家事吗?一直推辞,是不满还是有异心?”
最终,越想越气的高纬派人送给高长恭一杯毒酒。高长恭逃跑无门,喝下后暴毙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