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7岁男孩被人拐卖,12年后,他路过云南一家大排档时,突然觉得店中生蚝的味道十分熟悉,他告诉店老板:这味道好像是我亲生父亲的手艺! 黎日生,1997年出生在广东一个靠海的小村子。家里不算富裕,父亲黎胜熊靠摆摊卖炸生蚝养家糊口。那时候,村里人一提起黎胜熊,都知道他手艺好,炸出来的生蚝外酥里嫩,带着海水的鲜味,特别香。黎日生小时候最喜欢蹲在摊子边上看父亲忙活,偶尔还能吃上一块刚出锅的,烫得他直吹气。母亲因为生他时受了伤,脑子不太清楚,平时走路都晃晃悠悠,生活全靠父亲和黎日生照料。日子虽然清苦,但一家三口也算过得下去。 2004年夏天,黎日生7岁那年,家里出了大事。那天中午,他在院子里玩陀螺,母亲坐在旁边晒太阳。两个陌生女人突然走进院子,说认识母亲,还说有个大师能治好母亲的病。黎日生当时年纪小,又盼着母亲能好起来,虽然心里有点怀疑,还是没拦住。结果那两个女人带着母亲往外走,他急忙追上去,却被硬塞进一辆面包车。车开走后,他再也没能回到那个小村庄。 接下来的日子,黎日生被卖到云南一个偏远的山村,改名叫叶锋强。新家姓叶,养父母没什么钱,但对他还不错,给他吃穿,还送他上过几年学。13岁那年,他开始外出打工,帮家里减轻负担。到了2016年,他19岁,已经在云南省城跟着一群工友干建筑活儿。工地上的日子累得要命,但他咬咬牙也就扛过去了。晚上收工后,大家伙儿常聚在一起吃点宵夜,喝点小酒,放松一下。 那天晚上,工友们嚷着要去大排档吃东西,他就跟着去了。点了些烤串和啤酒,还有一盘炸生蚝。生蚝端上来时,他咬了一口,愣住了。那味道,外皮酥脆,里头鲜嫩,跟他小时候父亲炸的生蚝一模一样。12年过去了,他还记得这味道,想起了父亲站在油锅前的背影,想起了那个再也没能回去的家。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了,他心里翻江倒海,过去的事全涌了上来。 他走到摊主面前,问了问这生蚝的做法。摊主是个广东人,说自己做了好几年这生意。黎日生犹豫了一下,把自己的事说了出来:他7岁被人拐到云南,父亲是做炸生蚝的,这味道太像了。摊主听完挺上心,说愿意帮他找找家人,还给了他一些建议。后来,他联系上一档寻亲节目,把自己的经历讲了一遍。节目组很重视,马上查了他的户籍,又做了DNA比对。几个月后,他终于跟父亲黎胜熊在广东见了面。 黎胜熊这些年过得也不容易。2004年那天,他回家发现老婆孩子都不见了,急得满村找,最后报了警。警察查了半天,只知道是被一伙人带走的,线索却断了。他没放弃,四处贴寻人启事,跑遍了附近的乡镇,连田地都卖了凑钱找人,可一点消息也没有。12年来,他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房子,开着那个炸生蚝的摊子,心里一直没放下找妻儿的念头。 父子重逢那天,黎日生看着父亲花白的头发,心里不是滋味。他跟着父亲回了村子,熟悉的海风和田野让他既开心又难受。父亲告诉他,这些年为了找他和母亲,家里啥也没剩下了。黎日生问起母亲的下落,父亲叹了口气,说那天之后就再也没见过她。黎日生不甘心,决定跟父亲一起找下去。他们重新报了警,提供了母亲的照片和当年的情况。警察说时间太久,找起来不容易,但他俩没打算放弃。 为了找母亲,黎日生又联系了那档寻亲节目。节目组专门做了一期报道,把他的故事讲得清清楚楚,还公布了母亲的长相和可能的线索。节目播出去后,不少人打来电话,说看到过类似的女人,可查下来都不是。他也通过报纸和网络发消息,希望能有点突破。虽然一次次失望,他还是没停下脚步。 回到村里后,黎日生跟父亲一起把炸生蚝的摊子重新支了起来。父亲教他怎么选蚝,怎么炸得好吃,他学得挺快。摊子开起来没多久,生意就火了,村里人常过来吃,顺便跟他聊几句。他一边忙着摊子,一边攒钱,想着以后能多跑几个地方找母亲。每天晚上收摊后,他常拿出母亲的老照片看看,心里总觉得她还在某个地方等着他们。 这12年,黎日生吃尽了苦,也见识了人情冷暖。他从一个被人拐走的小男孩,变成了能扛起家庭的男人。父亲的坚持,社会的帮助,都让他觉得还有希望。拐卖这件事不光毁了他小时候的家,也让他明白,有些伤痛是抹不掉的。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母亲,让一家人能再团圆。 这事搁在谁身上都难受。黎日生的经历让人感慨,亲情这东西真挺坚韧,可儿童拐卖这问题也真够扎心的。那些拐走他的人,毁了一个家,却没啥悔意,社会上这种事还不少,得好好想想咋解决。黎日生还在找母亲,咱们也希望他能早点找到吧。
广东一7岁男孩被人拐卖,12年后,他路过云南一家大排档时,突然觉得店中生蚝的味道
司马槑谈过去
2025-05-17 23:36:5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