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上将韩复榘被枪决后,他的妻子带着孩子颠沛流离,国民党战败后她带着孩子选择留在了大陆,而后她写信向国家申请要回自家的房子,得到的答复让她感动不已。 在特务监视的阴影下,这位出身书香门第的女子当夜便带着子女踏上逃亡之路,从北平到西安,再从武汉辗转上海,高艺珍的包袱里除了几件旧衣裳,只剩韩复榘生前留下的最后嘱托:"教孩子们读书做人"。 二夫人纪甘青和三夫人李玉卿相继离去,唯有高艺珍咬牙支撑,靠着亲友接济在租界勉强维持生计,最艰难时,长子被迫辍学当学徒,次子韩子华每天放学后要去修理铺做工补贴家用。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前夕,国民党官员家属纷纷南逃,当韩复榘旧部谷良民带着赴台船票登门时,高艺珍将信封原样退回:"蒋介石杀我丈夫,我为何要跟他走?"这个决定令全家陷入忐忑——作为"战犯遗属",他们不知将面临何种命运。 转机出现在北平解放三个月后,高艺珍抱着最后希望,向北平市敌产处理委员会递交房产申诉信。这处张学良当年赠予的宅院历经日军强占、国民党接管,始终未能物归原主。 信件辗转至政务院副总理董必武案头,这位曾与韩复榘共事过的革命元勋亲笔批示:"韩复榘非奸逆亦非战犯,其财产应予发还",当工作人员送来房产证时,高艺珍望着发黄的房契泪落衣襟——这是十年来第一次有人承认丈夫的军人身份。 房产归还带来的不仅是安身之所,更成为改变家族命运的转折点,高艺珍果断变卖部分房产,将所得资金全部投入子女教育。 次子韩子华考入华北大学,在老师"参军报国"的激励下加入解放军,次年便作为志愿军战士跨过鸭绿江,在朝鲜战场荣立三等功。 四子韩嗣煌凭借优异成绩考取清华大学,后赴奥地利深造成为电力专家,主持设计的多座水电站至今仍在运转,长孙韩念国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参与阿波罗登月轨道计算的事迹,更成为中美科技交流的佳话。 在北京市档案馆保存的1953年户籍档案中,东绒线胡同17号的住户登记显示:高艺珍职业栏填写着"家庭妇女",五个子女的教育程度均标注为"大学在读"。 这份寻常的档案记录,见证了一个"战犯家属"向"模范家庭"的蜕变。 1998年韩嗣煌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坦言:"母亲从未让我们背负父亲的历史包袱,她常说'人要靠自己的脚印说话'。"这种教育理念让韩家第三代涌现出12名高级工程师、7位大学教授,家族成员参与的科研项目涵盖航天、水利、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 回望历史烟云,韩复榘别墅如今作为青岛山海关路13号文物保护单位,砖绿栏清水墙的中西合璧建筑静静矗立。 本文依据百度百科等公开史料,重点参考韩复榘人物档案、北京市敌产处理档案及《光明日报》
国民党上将韩复榘被枪决后,他的妻子带着孩子颠沛流离,国民党战败后她带着孩子选择留
文史充点站
2025-05-19 10:24:5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