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单”制度,作为垃圾从产生到处置全流程监管的重要工具,理应是守护生态环境的坚实屏障。然而,央视曝光的湖南、江西等地永久基本农田沦为垃圾场的现象,却让人痛心疾首。这不仅仅是一场生态危机,更是对法律与监管的严峻拷问1。 在湘潭市雨湖区长城乡的黑家湾社区,一块本应生机盎然的永久基本农田,却被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覆盖得面目全非。记者在现场扒开覆土层,发现下面堆满了水泥块、钢筋等建筑垃圾。而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垃圾并非来自合法渠道,而是通过违规清运和填埋的方式,悄无声息地侵占了这片宝贵的土地36。 “整改”二字,在这里显得格外刺眼。早在2024年11月,当地媒体就曾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报道,乡政府也承诺立即整改。然而,当记者再次来到现场时,却发现所谓的“整改”不过是敷衍了事:垃圾表面简单地覆盖了一层薄土,下面的问题依旧触目惊心。这种“表面功夫”不仅是对公众信任的践踏,更是对法律底线的漠视47。 问题背后,是监管的缺失与执法的无力。记者调查发现,湘潭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明确表示,有两家企业具备建筑垃圾与渣土处理资质,但实际回收的垃圾仅限于自身生产所需,且具备回收价值的部分。而违规清运和处置垃圾的企业,即使被责令关停,也依旧我行我素。这种监管漏洞,无疑为垃圾随意堆放提供了温床8。 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石。然而,当这些土地被垃圾掩埋,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更威胁着粮食生产的根基。覆土之下,隐藏的是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和对农民利益的侵害。当垃圾场取代了耕地,我们还能期待一个丰收的未来吗? 这一事件,是对我们社会生态治理能力的警示。它提醒我们,生态保护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从制度、监管到执行的全方位落实。我们需要更严格的法律法规,更高效的监管机制,以及更有力的执法手段,来守护这片赖以生存的土地。 与此同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生态保护的践行者。从减少垃圾产生、分类投放,到积极参与环保行动,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责任。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让永久基本农田恢复生机,让绿水青山成为我们共同的财富。 最后,我想问一句:当永久基本农田沦为垃圾场,我们还能坐视不管吗?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用行动守护这片土地,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绿色的家园。
“三联单”制度,作为垃圾从产生到处置全流程监管的重要工具,理应是守护生态环境的坚
刘利利说
2025-05-19 13:48:3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