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美军狙击手在640多米距离处,发现一名北越女子正蹲在灌木丛小解,他毫不犹豫扣动扳机,女子应声倒地。 美军狙击手卡洛斯·哈斯考克可不是普通兵,1942年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父母还离了婚,他就跟着奶奶过日子。12岁那年,他拿着一把破旧的.22口径步枪打野兔、松鼠,愣是练出了一手好枪法。1959年,17岁的他扛不住家里那点苦,跑去参军,进了海军陆战队。新兵训练时,他的射击成绩几乎满分,天赋加上苦练,硬是让他脱颖而出。1965年,他还拿了个全美长距离射击比赛的冠军,名声一下就起来了。 1966年,越南战争打得火热,他被派到战场,驻扎在岘港南边的55号高地。一开始干的是军事警察,后来因为枪法太牛,被调到第一海军陆战师狙击排。他用的是温彻斯特70型步枪,配了个8倍瞄准镜,冷静得像台机器,战场上绰号“白羽”,官方记录说他干掉了93个敌人,但实际数字可能有三四百。 再说那个北越女子,她不是随便路人,很可能是游击队的一员。那年头,北越好多女的都上了战场,尤其游击队里,女同志一点不少。她们大多出身农村或者工厂,家里穷,国家又乱,干脆豁出去扛枪打仗。她们跑丛林、搞情报、埋地雷,跟美军对着干,靠的就是一股子韧劲和脑子。那天被狙击手盯上的女子,可能就在执行任务,收集情报或者带队侦察,谁知道呢,她蹲下那一刻,命就没了。 这事发生在55号高地,越南中部的一个要地。那地方地形复杂,热带雨林密得像堵墙,空气潮乎乎的,蚊子嗡嗡叫,北越游击队拿它当天然屏障,经常偷袭美军巡逻队。美军守在那儿,就是为了盯着北越的动静,挡住他们的渗透。哈斯考克的任务很明确:清扫威胁,保护基地。那片丛林里,每天都上演猫捉老鼠的戏码,他就是那只最狠的猫。 1970年代初,哈斯考克接到命令,要干掉55号高地附近的北越目标。他一个人扛着枪,带点干粮和水,钻进丛林找位置。挑了个视野好的山坡,趴那儿盯着。几天后,清早雾还没散,他瞄准镜里看到一小队北越士兵,其中有个女的,身材瘦小,穿绿军服,像是在指挥啥。队伍歇脚时,她走到一边蹲下,背对着他,位置暴露得一清二楚。哈斯考克没多想,算好风速距离,一枪过去,正中胸口。她倒下后,他又补了两枪,确保没活口。北越那边乱了套,但找不到他,他等敌人撤了才走。这一下,游击队少了个骨干,美军巡逻队喘了口气。 这事干得干净利落,但战争没因为这一枪变轻松。北越游击队照样跟美军耗着,丛林里还是你死我活。哈斯考克的名声倒是更响了,北越甚至悬赏3万美金要他的命。国际上有人知道这事后,骂美军太狠,可也有人说,战争就这样,谁也干净不了。这枪打出去,留下的是个问号:对错咋判? 1969年,哈斯考克第二次去越南时,差点没命。他坐的装甲车踩了雷,炸得一团火,他硬是冲进去救了七个兄弟,自己烧伤40%,拿了个银星勋章,但也干不动了。回美国后,他在狙击学校教书,把经验传下去。1975年,他查出多发性硬化症,身体一天不如一天,1979年退役,1999年去世,才56岁。他的名字刻在军事史上,海军陆战队还拿他当榜样,年年颁奖纪念。 北越那些女游击手,没啥名气,但她们的故事也挺硬气。她们不是啥英雄,就是普通人,被战争逼得没法回头。那女的死了,估计也没人知道她叫啥,可她代表的那群人,硬是靠命拼出了一片天。战争里,没谁是主角,都是棋子。
1941年,一个日军少将带了4个随从外出游玩,谁知却被新四军发现行踪,新四军旅长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