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鹰派人物”艾跃进,开口就是“灭掉日本”,一生都在教书育人,生命最后一刻也没有放下自己的工作,却还有人不知道他是谁? 他,因为一句句惊人言论,比如:“灭掉日本”,被贴上“中国鹰派”的标签,备受瞩目。然而,这仅仅是他公众形象的一角。他生命的底色,却是执着于三尺讲台,倾尽一生教书育人他,甚至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 网络上,他标签不少:“硬核国魂”、“南开战神”,当然,在另一些人眼里,他也是“战争狂人”、“教育狂人”。他那句“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在青年学子中确实激起了不小的波澜。 而他“中国强大后,第一件事就是消灭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直言,更是让舆论炸了锅。这位南开大学教授艾跃进,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那些激情四射甚至有些“出格”的言行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执着与坚守? 艾跃进的人生底色,早早就被打上了深深的烙印。1958年,他生在天津一个普通院落,父亲是参加过解放战争、在孟良崮战役中九死一生的华北野战军老兵,母亲则是个勤劳坚韧的车间女工。 父亲战场上的经历,母亲那句“你爸是用命换来的和平,你别混”的叮嘱,在他心里种下了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情感。据说祖辈也是满门忠烈,耳濡目染下,艾跃进从小就有了那么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思。 这份家国情怀,在他18岁那年有了个集中的爆发。1976年,周总理去世,年轻的艾跃进悲痛不已,竟然蹬着一辆二手自行车,从天津一路骑到北京,就为了亲眼送总理最后一程。这一路,不只是身体受罪,更是心灵的洗礼。 周总理的精神影响了他,也让他对总理的母校南开大学心生向往。他从小学习就好,是个标准的学霸,同年秋天,如愿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想必也曾在他心中回响。 大学毕业,艾跃进选择留校当老师。干着干着,他敏锐地发现个问题:和平年代的学生们,国防意识普遍有点儿淡薄。青年是国家的未来,要是他们都对国防不上心,国家长治久安从哪儿来? 于是,他动了个在当时看来相当大胆的念头:在南开这所综合性大学里,办军事研究室,开军事思想课!这在当年可算是破天荒。很多人不理解,觉得南开就该踏踏实实搞传统学科,犯不着在军事上费劲。可艾跃进没打退堂鼓,他甚至自掏腰包垫了15000元启动资金,到处跑到处争取。 就凭这股执着劲儿,南开大学军事研究室还真就批下来了,军事思想课也顺利开了张,填补了南开在这方面的空白。艾跃进的课堂,那叫一个火爆,常常是座无虚席。他不像有些老师端着架子,跟学生们倒像是自家兄弟姐妹聊天,气氛特别融洽。 艾跃进的军事理论课为什么这么火?除了接地气,更因为他那些激情澎湃、甚至有点“出格”的言论。他用“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这样的句子,实实在在地敲打着学生,让他们明白国防建设有多重要。 不过,也正是他的一些“猛料”言论,招来了天大的争议。比如他公开说“中国强大后,第一件事就是消灭日本军国主义思想”。这话一出,网上立马就炸了,支持的有,骂他“战争狂人”的也不少。 面对一堆质疑,艾跃进也不含糊,直接回怼:“我说的是日本军国主义思想,不是日本人。你要非曲解,那你就是站它那边了。”他就这么硬气地捍卫自己的观点。当年,为了能在南开开这门课,艾跃进也是磨破了嘴皮子,四处学习调研,一遍遍给校领导打报告。 起初,对这门课有兴趣的学生并不多,毕竟,学这个毕业后能直接“变现”吗?但很快,学生们就被这位实在的老师给吸引住了。艾跃进的努力,也让南开大学成了全国唯一一所非军事院校却有军事学硕士点的大学。 可惜,这位讲台上的“南开战神”,没能躲过病魔。2014年,他时常胃部不适,但为了不耽误课,硬是扛着。直到疼得受不了去检查,结果是胃癌晚期。这打击可不小。但他没倒下,也没离开讲台,反而想用剩下的时间,点亮更多学生。 他坚持带病上课,甚至在生命最后关头,躺在病床上,还为最后一批学生主持了入党宣誓仪式。那份对教育的执着,确实让人佩服。有个学生曾说:“艾老师说过,我们不是为了战争而活,是为了不再有战争而准备。” 艾跃进教授走了,但他的许多演讲视频还在网上热传。近十年过去了,他那些话现在听来,不仅没过时,反而更让人琢磨。看看当今这世界,这些事儿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一个强大的国防对国家安全、老百姓的安稳日子有多重要。
“中国鹰派人物”艾跃进,开口就是“灭掉日本”,一生都在教书育人,生命最后一刻也没
童话世界梦幻岛
2025-05-20 15:37:10
0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