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帛回国,长沙再次惊艳了世界,五十多年前长沙马王堆汉墓里面的辛追埃毑,一出土便震惊了全世界,这几天从海外归来的楚国帛书,比马王堆汉墓还要早了近二百年! 楚国帛书是目前出土的唯一战国时期帛书,也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帛书实物,是中国首个典籍意义上的古书,它就来自于八十多年前长沙一个叫子弹库的地方。 子弹库这个地名现在连大部分长沙本地人或许都不知道,它就位于老长沙城的东南郊,因为抗战时期曾经一个重要的军火储备地点,有大量的子弹及其他弹药在此存放,因此逐渐被人们称为“子弹库”,大概就是今天的城南中路枫树岸巷,湖南省遥感中心的这个位置。 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中国还处于抗战时期,在战乱年代必然会出现各种乱象,偷盗古墓这种事情更是屡见不鲜,而长沙的土夫子更是盗墓界的佼佼者。 1942年的9月,长沙的几个土夫子在东南城郊的子弹库发现了一座战国晚期的古墓,并且成功从里面盗取了一把古剑,一个剑鞘,还有一件带有无法破译文字的帛布。 土夫子盗墓无非就是为了钱财,他们盗取成功后就把这些文物卖给了长沙城的一位商人,两年后,一个叫蔡季襄的古董商买下这件楚帛书。 他当时就断定这是战国时期的宝物,于是决定先研究一番再倒手卖出。 但是当时的长沙正处于战乱年代,根本无法找到专家学者,更没有图书馆可以查询相关资料。所以蔡季襄一直没解开帛书里秘密。 1946年,国内出现了严重的通胀,当时的纸币比纸都便宜民众生活极端贫苦,为了生存,蔡季襄决定卖点收藏的文物来维持生活。 于是就把楚帛书以一万美元卖给了,一位收藏爱好者,美国人柯强。 但是问题来了,当时我国的文物严禁出口,特别是非正规渠道来的文物,都会被没收。于是美国人决定以没有价值的艺术品运出去,于是楚帛书就这样被瞒骗着运到了美国。 直到这几天子弹库帛书归国,它们已经在海外漂泊了近八十年。 楚帛书长47厘米,宽38.7厘米,内容图文并茂,共分为三卷,分别为《四时令,五行令和攻守占》有8行和13行两段文字,共900多字。文字四周绘有12个怪异神像,四角有用青红白黑四色描绘的树木。
万万没想到,建于明朝年间的凤阳城楼,文物居然坍塌了。要知道这个凤阳鼓楼可是
【8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