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年,47岁的康熙欲招14岁的高氏侍寝,贴身太监小心翼翼的说:“皇上,您已经连续宠幸了高氏七天,要不今天换个人吧。”康熙听了不耐烦的说道:“就要她,快去。” 高氏是书法家高廷秀的女儿。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高氏不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知书达礼,温柔娴静。而且高氏长得也很漂亮,眉清目秀,身材苗条。 高氏通过选秀入宫,也许正是那份独特的气质,使得康熙在一众女子中一眼就相中了高氏。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康熙都独宠高氏,每晚都翻她的牌子,指定她侍寝。如果换作别人,得到皇帝这样的宠爱,早就洋洋得意了,但高氏没有,她依旧娴静谦卑,不急不躁。 面对康熙的宠爱,她始终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不张扬,也不患得患失。 康熙的宠幸让她四年为康熙生下了三个孩子,可惜的是,前两个孩子都夭折了,只有第三个孩子 高氏跪在养心殿青砖上绣团龙纹时,针尖扎破指尖的血珠洇在明黄缎面上,倒像是龙须沾了朱砂。 她想起初入宫那夜暴雨倾盆,老太监梁九功硬往她嘴里灌参汤,说万岁爷最爱看汉女鬓边绢花被雨打湿的可怜劲儿。 养心殿的地龙烘得人发昏,康熙捏着她临摹的《快雪时晴帖》笑问:“你爹教你写字时,可说过帝王心术如笔锋藏刃?” 紫禁城的春天来得又急又凶。高氏抱着刚满月的十九公主喂奶,窗外玉兰花瓣扑簌簌往窗纸上砸。 乳母张嬷嬷抢过孩子时指甲掐进她胳膊:“庶妃没资格养皇嗣!”那夜康熙抚着她肩头的淤青叹气,赏的翡翠镯子凉得硌人。 她忽然懂了,皇帝眼里她不过是块活字印刷版——能拓出皇家血脉,却永远成不了典藏古籍。 上驷院的马粪味混着茉莉香囊的甜腻,熏得高氏孕吐不止。康熙南巡带着她,说是喜欢她泡的雨前龙井,实则为盯着江宁织造的账本。 她兄长高衍中跪在行宫外谢恩时,她正对着铜镜数鬓角的白发。皇帝搂着她念“一日看尽长安花”,手指却摩挲着刚批完的台湾军报。 景阳宫的冬夜能把墨汁冻成冰碴子。高氏蜷在炕上咳血,三个夭折孩子的生辰八字刻满床柱。 听说新晋的宜妃又有了身孕,那姑娘才十六岁,旗装上绣的百蝶穿花纹和她当年一模一样。 康熙最后一次翻她牌子那晚,塞外急报吵醒了半个紫禁城,老太监传话说万岁爷宿在斋宫了——后来她才明白,帝王的深情就像盖章的朱砂,能点染书画,也能抹杀人命。 乾隆十一年的银杏叶落得格外早。六十五岁的高氏攥着“皇祖襄太嫔”的诏书发笑,金箔在棺椁里闪得刺眼。 她恍惚看见十四岁的自己站在养心殿外,暴雨把绢花上的金粉冲成细流,蜿蜒着爬满汉白玉台阶。史官笔下落下的“无名庶妃”,倒成了她这辈子最贴切的墓志铭。 #晒图笔记大赛#
1701年,47岁的康熙欲招14岁的高氏侍寝,贴身太监小心翼翼的说:“皇上,您已
桃花林里醉
2025-05-22 10:22:36
0
阅读:193
幸运
醉在桃花林,缘份这东西,一百个大转弯,以要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