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这些发达国家不衰落,真是天理难容!最近德国总理默茨透露出了一个数据,那就是以

冰枫观察室 2025-05-23 17:54:29

欧美这些发达国家不衰落,真是天理难容!最近德国总理默茨透露出了一个数据,那就是以勤劳闻名的德国人,每周的工作时间竟然不足20小时,因此默茨要求德国人应该更加努力的工作。   可别觉得“摸鱼式工作”没啥代价,德国经济实实在在被拖得直打晃,2024年,GDP连着第二年往下掉,失业率像坐了火箭一样窜到6.2%,创下四年以来的最高纪录,曾经的“欧洲经济火车头”如今冒黑烟抛锚了。   汽车、机械这些传统优势产业被亚洲对手打得节节败退,大众、宝马等巨头不得不关闭本土工厂,跑到中国建厂求生。能源成本高企、数字化转型滞后,再加上每周少干三天活,德国制造的竞争力早就被耗得一干二净。   德国人效率高,短工时也能创造高价值,可数据不会说谎,虽然德国每小时劳动生产率达62欧元,但这是建立在高学历、高技术的基础上。   随着制造业外流和服务业扩张,大量低技能岗位根本支撑不起这种“效率神话”。更要命的是,德国福利支出占GDP的32%,税收和社保负担全球第二高,普通家庭近一半收入都要上缴国家。短工时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税收缩水,高福利体系迟早要崩盘。   其他欧洲国家,简直是“摆烂联盟”,法国每周法定工时35小时,实际年均工作1402小时,比德国还少,但劳动生产率却在下降。意大利人每周干满35小时,可经济增长长期低迷,债务问题缠身。   这些国家表面上岁月静好,实则是在透支老本,靠奢侈品、金融等虚高产业维持体面,而真正创造价值的制造业早已空心化。   对比亚洲国家,韩国人每周工作48小时,中国企业员工周均工时47.1小时,虽然人均GDP暂时落后,但凭借“拼命三郎”的劲头,在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弯道超车。   日本即便面临劳动力短缺,仍通过技术创新和精细化管理维持经济增长,而欧洲却在“工作与生活平衡”的迷梦中自我麻痹。   欧美政客一边呼吁“多工作”,一边又不敢触碰既得利益,德国总理刚提出要“多干活”,就被工会骂成“开历史倒车”,服务业工会甚至威胁要发起罢工。   这种“既要高福利,又不想多干活”的心态,简直是掩耳盗铃。当亚洲工人在流水线上挥汗如雨时,欧洲人却在咖啡馆里讨论“四天工作制”的可行性,这种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欧美有完善的制度和技术积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可制度优势不是永动机,技术垄断也会被打破。当中国新能源汽车占领欧洲市场,当印度软件工程师冲击硅谷,欧美还能靠什么维持“发达国家”的体面?   如果连每周多干几小时都做不到,所谓的“文明优势”不过是沙滩上的城堡,潮水退去后,只剩下一片狼藉。   他们用百年时间建立的优势,正在被短视的政策和懒惰的国民亲手葬送。当德国人在啤酒花园里狂欢时,亚洲人正在实验室里研发新技术;当法国人在罢工游行中发泄不满时,中国人正在生产线旁加班加点。   历史的车轮不会为任何人停留,那些躺在福利上睡大觉的国家,终将被时代抛弃。

0 阅读:90
冰枫观察室

冰枫观察室

汇集前沿观点,趣谈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