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军阀孙传芳的最后一张照片,照片拍摄于1935年冬季,拍下这张照片后不久,他就以非常诡异的方式被暗杀了:被前来为父寻仇的弱女子施剑翘在佛堂中枪杀。 1935年深冬的天津城飘着细雨,法租界三十二号路的孙家公馆里,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正对着镜子整理袈裟。 镜中人面色红润,眉眼间透着平和,任谁都看不出这是十年前在蚌埠火车站悬挂人头的枭雄。 他特意选了件素色棉袍,临出门前又往香炉里添了把檀香,青烟缭绕中仿佛能听见木鱼声声。这个习惯他已坚持两年,每逢周三周六必去居士林诵经,风雨无阻。 佛堂设在老城厢草厂庵,原先是李善人的家庙。 三年前孙传芳与靳云鹏合资翻修时,特意让工匠在梁柱上雕刻莲花纹样。此刻他盘腿坐在杏黄蒲团上,手中念珠已摩挲得油亮。 前排有位戴眼镜的妇人总往这边张望,他浑然不觉——自打皈依佛门,连宅子里的卫兵都撤了,更别说在佛堂安排护卫。 三十里外的小白楼公寓里,施剑翘正往勃朗宁手枪里压子弹。 五发黄铜弹壳在掌心叮当作响,她忽然想起十年前的那个雪夜:父亲施从滨被五花大绑押进蚌埠督军府时,棉军装领口还别着中将领章。 报上说孙传芳当场拔刀,血溅五步,首级在火车站旗杆上挂了三天。 此刻窗外的雨丝斜斜划过玻璃,像极了当年飘落的纸钱。 居士林的诵经声准时响起时,施剑翘已换上素色旗袍坐在后排。她看着孙传芳闭目合十的模样,突然觉得滑稽——这屠夫居然真把自己当成了菩萨。 当法师开始领诵《金刚经》,她悄悄挪到距目标五步之遥的蒲团,怀里的手枪隔着衣料传来阵阵寒意。 三声枪响震落了佛龛上的香灰。孙传芳向前扑倒时,手中念珠散落一地,暗红玛瑙滚进血泊里。 施剑翘站在原地没动,任由赶来的巡警给她戴上手铐。 佛堂外《益世报》记者抢拍的照片里,她扬着下巴的神情,与当年父亲受刑前的姿态如出一辙。 这场震惊全国的刺杀案背后,藏着段跨越十年的因果。1909年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孙传芳,靠着姐夫王占元的关系在北洋军步步高升。 1925年坐上五省联军总司令宝座时,他在南京玄武湖摆庆功宴,席间有政客吹捧他是"东南王",他端着酒杯笑道:"我孙某人别的本事没有,就擅长送人见阎王。" 这话传到施从滨耳中时,老将军正在徐州整军,哪想到半月后竟一语成谶。 施剑翘的复仇之路走得比想象中艰难。头三年她指望堂兄施中诚报仇,不料这位烟台警备司令忙着娶第三房姨太;改嫁山西军官施靖公,等来的却是丈夫升任旅长的委任状。 直到在天津日租界观音寺做法事,听法师闲聊说起"孙联帅如今虔心向佛",她才摸清仇人踪迹。 孙传芳的"放下屠刀"始于东北易帜。1928年张作霖被炸死后,他在沈阳大帅府亲见杨宇霆血溅老虎厅,连夜逃往大连。 隐居天津后,日本人三番五次请他出山当华北伪主席,他指着紫竹林教堂的十字架发誓:"我孙馨远再浑,也不能给祖宗牌位抹黑。"这话后来被《大公报》登在头版,北平的吴佩孚听说后,摸着棺材板连叹三声"有种"。 居士林的老居士们都记得孙传芳的善举。夏天在公馆门口支粥棚,腊八节给穷人发棉衣,连小偷摸进家门都赠米放人。 有次讲经时突降暴雨,他脱下袈裟给小沙弥遮雨,自己冒雨走回公馆。 可这些善行抹不掉旧债——被他处决的施从滨女儿,此刻正在法庭上陈词:"若家父战死沙场,我绝不纠缠。但杀俘辱尸,此仇不共戴天!" 1936年10月的特赦令下来时,南京监狱里的白玉兰开得正好。 冯玉祥联合八位元老向林森说情,蒋介石在文件上批了"情有可原"四字。 出狱那天,施剑翘望着中山门城墙上的青天白日旗,忽然想起父亲书桌上的《曾文正公家书》。 后来她在北京定居,总对子女念叨:"杀人偿命本是天理,我能活着,只因这世道需要个孝字当招牌。" 孙家后人始终没找施剑翘麻烦。 2019年清明节,孙传芳的孙子在泰安祖坟前摆供品时,对采访的记者说:"家里老人留过话,当年那笔血债早该了结。"他指着墓碑上新刻的"往生净土"四个字苦笑:"要真按佛家说法,我爷爷这会儿该投胎做普通人了。" 施剑翘的孙女施朝前两年在台北接受专访时,从檀木盒里取出那把勃朗宁手枪。 枪身保养得锃亮,弹夹里却空空如也。"奶奶临终前说,这物件该进博物馆。" 她轻轻合上盒盖,窗外的雨正打在福州路的红砖墙上,"现在想想,当年要是没有那些报纸煽风点火,或许..."话没说完便转了话头,端起茶盏吹开浮叶。 信息来源: 人民网《林森特赦施剑翘》 中国新闻网《侠女施剑翘刺杀孙传芳》 网易订阅《孙传芳被刺杀前最后的留影》 国际在线《侠女施剑翘刺杀孙传芳》 搜狗百科《施剑翘》 今日头条《1935年孙传芳最后的留影》
1933年,宋美龄得知蒋介石出轨陈洁如,怒气冲冲找到她,一个耳光扇过去,骂道“你
【2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