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心泛滥了?”武当山一名“重量级”游客因实在爬不动,就花了500元雇轿子下山

春秋叙史 2025-05-24 13:41:28

“圣母心泛滥了?”武当山一名“重量级”游客因实在爬不动,就花了500元雇轿子下山,3名轿夫一路大喘气,抬轿子爬楼梯十分卖力,没想到,引发部分网友“心疼”,对此景区花轿公司做出回应,网友:一个愿意出钱,一个愿意抬,看官不愿意了!

据潮新闻5月21日消息,三伏天还没到,武当山的台阶就上演了一出"真·负重前行"。一位体力不行的游客在海拔千米处遭遇现实版"进退两难",上台阶像被封印,下台阶如履薄冰,最终掏出五张红票子解锁了景区特色服务,三人抬轿豪华套餐。

这场原本平常的消费行为,却在互联网上演变成当代版《抬杠风云》。

评论区炸开了锅,有人调侃"这哪是轿子,分明是移动健身房",也有人真情实感地代入角色:"要是我胖成这样,宁可滚下山也不为难打工人"。

但键盘侠们倒是心疼轿夫,可人家轿夫大哥说不定正偷着乐——平常两人抬轿挣四百,这趟三人平分五百块,公司抽走三成"茶水费"后,每人到手的碎银子可比平时多出好几张。毕竟在海拔千米的职场,汗水才是真正的硬通货。

景区工作人员出来打圆场时说的话堪称职场金句:"要是心疼他们出力,就等于砸了他们的饭碗。"这话糙理不糙,就像不能因为怕厨师烫手就关了灶台,担心外卖小哥淋雨就取消订单。

当代社会最朴素的道理,往往藏在沾着汗水的钞票里——你出钱买服务,我出力换生计,双向奔赴的交易里没有施舍二字。

有人算过笔经济账:一千米山路三人抬,相当于每个轿夫负重约七十斤走完三里地。这数字放在健身房得办张年卡才敢挑战,但在现实生活里,不过是劳动者用扁担丈量生活的刻度。

那些在空调房里敲键盘的"云菩萨"们可能忘了,钞票不会自己长腿跑进钱包里,就像武当山的云雾不会自动变成矿泉水。

说到底,这场争议像极了现代社会的哈哈镜,照见我们对待劳动价值的微妙心态。当我们给外卖小哥打赏时觉得是善意,看到体力劳动者挣辛苦钱却觉得心酸,这种双标何尝不是另一种傲慢?

真正的尊重,或许就是该消费时痛快掏钱,该点赞时真诚鼓掌,让每个凭本事吃饭的人,都能挺直腰杆说句"这钱挣得踏实"。

0 阅读:47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28

用户10xxx28

1
2025-05-24 17:13

只要是客人没有故意为难挑夫,就相当照顾挑夫生意,咋有错了?

春秋叙史

春秋叙史

春秋叙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