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李贺写下“天若有情天亦老”后,没想到整个唐朝都没人能接上,直到宋朝,一个

猫猫背九九 2025-05-24 17:34:02

唐朝时,李贺写下“天若有情天亦老”后,没想到整个唐朝都没人能接上,直到宋朝,一个酒鬼在喝醉后无意对出了下半句……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李贺,这位唐代诗坛的异类,生于宗室后裔之家,血脉中流淌着贵族的荣耀,可命运似乎并未对他格外眷顾,家境的衰败让他自幼便身处困顿之中,虽有宗室之名,却无宗室之实,他的父亲李晋肃不过是个小官,家境拮据,连催租的小吏都无法应付。 面对这样的环境,李贺自幼便以诗才出众而闻名,七岁能赋诗,十几岁便名震京城,韩愈、皇甫湜等大文豪都对他的才情赞叹不已。 但这份才情并未为他换来命运的青睐,仕途之路对他而言,似乎永远充满了阻碍与无奈,有人借他父亲名字中的“晋”字作文章,说这是对“进士”的不敬,直接将他拒之门外。 李贺的心中充满了愤懑,却又无处诉说,他最终只能屈居于九品小官之职,三年之间,看尽官场的黑暗与无情,心灰意冷地辞官归乡。 在归乡途中,李贺写下了《金铜仙人辞汉歌》,其中那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仿佛是他心中压抑已久的叹息,从诗中透出的悲凉与无奈,让人感受到他对于个人际遇与历史兴亡的深沉思索。 这句诗,如同刺入时代的锋刃,直指天道无情、人生无常的宿命,可惜的是,这句惊艳世人的诗句在当时却无人能够为之找到一个匹配的下联,成为文人心中悬而未决的遗憾,直到两百多年后的宋代,一位名叫石延年的才子,才无意中为这句千古绝句续上了下文。 石延年同样命运多舛,屡试不第,仕途坎坷,他以饮酒浇愁,性情豪放不羁,常以杯中物慰藉心中苦闷,有一次他与友人饮酒谈诗,提及李贺的诗句,忽而灵感乍现,脱口而出:“月若无恨月长圆”。 这句下联不仅在结构上工整对仗,更在意境上与李贺的诗句遥相呼应,形成了情感与哲理的共鸣,月亮常圆常缺,如若无怨无恨,便能长圆不缺,而人世间之事,恰恰充满了缺憾与无奈,这样的对仗不仅是才思的闪现,更是人生体悟的沉淀。 这对诗句流传后,引发无数文人赞叹,司马光在书中专门提及这件事,称赞这是一副千古绝配的对联,它不仅展示了诗词技艺上的巧妙,更承载了诗人们在命运风雨中的共鸣与感慨。 诗词之所以能穿越千年,正是因为它们不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情感的承载与思想的凝结,李贺与石延年,一个在唐代,一个在宋代,却因为这两句诗,在时光长河中产生了超越生死的呼应,他们的人生虽然短暂而坎坷,却在诗词中留下了不朽的印记。 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意义远不止于字面,它们讲述的是诗人与命运抗争的无力感,是才情与现实碰撞后的叹息,也是人们在面对世事变迁时的无奈与释然。 李贺以“天若有情天亦老”抒发出苍天无情、世事沧桑的悲叹,而石延年以“月若无恨月长圆”回应着人生无常、世事缺憾的感悟,这不仅是才思的偶然,更是生命历程中沉淀下的哲理。 后人读到这对诗句时,往往不仅为其工整而叹服,更为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况味所打动,诗句的力量,正是来源于这份超越时空的共情,它让人们在历史的长河中,透过文字,与诗人们的悲欢离合、命运无常产生共鸣。 李贺与石延年虽已长眠于尘土之下,但他们留下的诗句却仿佛仍在耳边回响,提醒着后来的人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应以文字与精神为舟,渡过人生的风浪,这便是诗歌的力量,也是命运与诗人共同雕刻出的悲剧与壮美。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0 阅读:7
猫猫背九九

猫猫背九九

猫猫背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