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欺负到我们头上来了!尼日尔政府对我们下了最后通牒!5月23日,根据外媒报道,

诺斯罗普的笔娱乐 2025-05-25 12:42:54

居然欺负到我们头上来了!尼日尔政府对我们下了最后通牒!5月23日,根据外媒报道,尼日尔过渡政府正式发布通知称,要求中国石油和中国天然气集团所有员工在5月31日前离开其领土!尼日尔的这一通知,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尼日尔对我们的企业下了驱逐令,而我们在尼日尔辛辛苦苦投资的基建,能源企业,极有可能将会被尼日尔没收。 说起尼日尔,大家可能不太熟悉。这是西非的一个内陆国家,75%的国土都是沙漠,但地下藏着不少宝贝,尤其是铀矿和石油。 2003年,西方石油公司觉得在尼日尔开采风险大、利润薄,都撤了。这时候,咱们中国企业顶着高温、风沙和各种困难,带着技术和资金来了。 中石油在尼日尔投资了阿加德姆油田、毕尔玛油田,还建了炼油厂和输油管道,前前后后投了46亿美元。 特别是那条尼日尔-贝宁原油外输管道,全长2000公里,总投资40亿美元,2024年刚建好,尼日尔90%的石油出口都得靠这条管道。可以说,没有中国的投资,尼日尔到现在可能还得进口石油,更别想靠石油出口赚外汇了。 可尼日尔军政府上台后,画风就变了。2023年7月政变后,新政府整天喊着“资源主权觉醒”,说白了就是想从外国企业手里多捞点钱。 他们先是要求把原油分成比例从15%提高到30%,接着又以“税务稽查”的名义,让津德尔炼油厂补交1.3亿美元。 2024年3月,他们跟中石油签了协议,拿了4亿美元预付款贷款,说好了用原油抵账。结果一年不到,钱花完了,原油却不想给了,反而找各种借口刁难咱们的企业。 这次驱逐令的导火索,表面上是说中国员工工资太高,本地员工工资低,存在“歧视”。他们说中国高管月薪8678美元,本地员工才1200美元,差距太大。可这里面的道道儿,咱们得掰扯清楚。 中国员工在尼日尔工作,远离家乡,顶着高温和疾病风险,工资里包含了海外津贴、高温补贴和风险补偿,这是国际惯例。再说了,本地员工的1200美元,已经是尼日尔人均GDP的两倍多,在当地算高收入了。 而且石油行业技术含量高,很多管理和技术岗位,本地员工一时半会儿还干不了。咱们中国企业一直在培训当地员工,可这需要时间啊。 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尼日尔政府没钱了,想通过赶走中国企业赖掉4亿美元的债务。他们以为有俄罗斯撑腰,就能把中国企业的资产抢走,让俄罗斯接手。可俄罗斯擅长挖铀矿,对石油开采和炼油一窍不通。 中国员工一撤,炼油厂停产,管道没人维护,尼日尔的石油出口马上就瘫痪了。现在尼日尔国内油价已经涨了300%,柴油从每升0.6美元涨到2.4美元,老百姓连车都开不起了。 更惨的是,炼油厂和管道停工,2000多个本地家庭没了工作,医院也缺药,因为中企之前一直给他们提供医疗援助。 国际社会对尼日尔的做法也看不下去。法国媒体直接嘲讽他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美国和欧盟虽然没明着支持中国,但也呼吁双方冷静。 俄罗斯倒是想趁机占便宜,派了瓦格纳集团过去,可他们除了打仗,对经济建设一窍不通。尼日尔军政府现在骑虎难下,一边是国内经济崩溃,一边是国际信誉扫地,只能偷偷派人找中国企业谈判,想重新合作。 咱们中国可不是好欺负的。外交部已经明确表态,尼日尔的做法“非法且不可接受”,要求他们立即归还资产,赔偿损失。 中石油也启动了应急预案,虽然员工可能暂时撤离,但咱们的技术和设备还在,法律手段也没闲着。中尼之间有投资保护协定,根据国际法,尼日尔单方面没收中国资产是违法的,咱们完全可以通过国际仲裁讨回公道。 这次事件也给咱们提了个醒,在海外投资得多长个心眼。非洲国家政局不稳定,政策说变就变,咱们得加强风险防范。不过,咱们也不能因噎废食,非洲那么多国家等着咱们去合作,只要把风险控制好,互利共赢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尼日尔这次的行为,就像邻居家的孩子,平时受了咱们不少恩惠,突然翻脸不认人。但咱们中国讲道理,也有底气。咱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尼日尔要是继续执迷不悟,苦头还在后头。咱们老百姓就等着看,咱们的政府和企业怎么收拾这个局面,让那些忘恩负义的人知道,欺负中国是要付出代价的!

0 阅读:1
诺斯罗普的笔娱乐

诺斯罗普的笔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