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7年,清廷为维系“天朝体面”,第一代海关署采用三进院落、飞檐斗拱的中式官署

历史小破 2025-05-26 10:05:17

1857年,清廷为维系“天朝体面”,第一代海关署采用三进院落、飞檐斗拱的中式官署形制,甚至在屋脊装饰吻兽。但实际功能已完全西化:后院设保税仓库,采用英国利物浦港的货物分类法;验货厅配备天平、量尺等西式计量工具,由外籍税务司主导查验。 英国人赫德自1863年掌控海关后,在北关推行“垂直管理体系”:总税务司(赫德)驻北京,上海设税务司署,下辖宁波、福州等14个海关。1873年,北关税务司统计科编制《中国沿海贸易报告》,首次用英文系统记录中国进出口数据,这些资料成为列强制定对华经济政策的核心依据。 - 赫德在北关设立“海务部门”,投资白银200万两建设灯塔、疏浚黄浦江航道,表面是“改善航运条件”,实则通过控制港口设施强化贸易垄断。至1900年,中国沿海90%的灯塔管理权掌握在海关手中。 北关职员分为“洋员”与“华员”两大体系:洋员最低级别为“帮办丙等”,年薪约800两白银,配独立办公室;华员最高级别为“供事”,年薪仅120两,需共用大通间。1900年《海关人事条例》规定,洋员可晋升至税务司,华员最高只能任副税务司,这种制度延续至1943年。

0 阅读:63
历史小破

历史小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