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金陵有个卖酒的商人,名叫徐乙。他的酒都是自己酿造的,每次出酒后,他都先往酒缸掺水,再放入一些麻药。即便再能喝酒的人,喝上几盅他的酒,都会烂醉如泥。 金陵聚宝门外,徐记酒坊的幌子浸在梅雨季里,霉斑沿着"古法秘酿"四个字爬成蛛网状。 徐乙蹲在后院井台边,青瓷碗里盛着刚兑好的酒浆。 三成新酿米酒,七成秦淮河水,再撒把晒干的曼陀罗籽。 檐角麻雀啄食散落的麻药籽,扑棱两下便栽进酒糟堆,这场景总惹得徐乙发笑。 他舀起死雀扔进炭炉,青烟裹着焦香飘向街市,醉倒三五个贪杯的脚夫。 卯时三刻,城南孙员外家的管事来取酒,二十坛"醉仙酿"贴着赭色封条,内衬桑皮纸吸饱了曼陀罗汁。 徐乙摸着新得的银锭,耳畔回响着父亲临终所言"酒是穿肠毒,也是救命符。" 当年徐家酒坊被太平军焚毁,父亲正是用曼陀罗酒麻翻劫匪,才保住母子性命。 如今这保命符,倒成了聚宝盆上的鎏金边。 寒露那夜的酒糟味格外浓烈,徐乙被窸窣声惊醒时,月光正照着院中白狐。 那畜生抱着酒瓮痛饮,银毫沾着酒液结成冰晶,前爪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茯苓糕,正是他特制的曼陀罗糕点,专给那些嫌酒劲不够的豪客。 徐乙抄起麻绳的手微微发颤,这狐狸竟喝光三坛"醉仙酿"未倒,皮毛油亮得能照见人脸上的贪欲。 刀刃抵住狐喉时,畜生琥珀色的瞳孔忽泛幽蓝。 徐乙听见瓦罐坠地的脆响,酒缸里浮起自己扭曲的倒影,白狐化作锦衣公子,腰间玉佩刻着孙家徽记。 前日茶楼听闻孙家长媳遭狐祟,此刻倒成了拿捏精怪的筹码。 当徐乙提出要玷污孙家次女时,狐精眼底闪过诡谲笑意,解下灰袍的动作像极了酒客解开钱袋。 披上狐皮那刻,徐乙嗅到腐肉混着檀香的气味。 隐身咒语在舌尖滚烫,他试着重现父亲教过的千术手法,当年徐父能用假骰子掷出真豹子,靠的就是这手声东击西。 孙府门神的怒喝如铜锣震耳,徐乙却盯着偏门石阶,青砖缝隙里嵌着三枚开元通宝,恰是他半月前卖给孙家的假古钱。 这发现让他胆气陡增,抬脚跨过门槛时,符咒金光已刺得狐皮滋滋作响。 佛堂里的驱邪阵摆着五毒铜盘,道士桃木剑指处,徐乙看见自己倒映在铜镜里的模样,灰袍下伸出狐尾,面庞却仍是人形。 这半人半妖的皮相让他想起兑水的酒,既非纯粹佳酿,亦非清水。 当法咒金光缠身时,曼陀罗的余毒突然发作,徐乙恍惚看见酒缸里的自己正在融化,与那些被麻翻的醉汉并无二致。 刑场积雪未消,笼中白狐的银毫沾满秽物。 徐乙妻子捧着假银票哀求孙家,铜钱纹样的暗记却露了马脚,这些伪钞用的竟是徐乙私印的"古法秘酿"封纸。 围观人群中有老酒客认出来,当年他们正是被这些印着古篆的封条诓骗,以为真得了杜康真传。 子夜寒风卷着酒坊残帜掠过铁笼,徐乙听见狐精在耳畔低语"曼陀罗籽三钱,井水七分,你爹没教过你兑酒讲究阴阳调和吗?" 他忽然明白灰袍为何带着腐味,那是上只被剥皮狐狸的血气。 最后一口气咽下时,徐乙看见父亲在黄泉渡口摆摊卖酒,酒旗写着"因果酿",坛底沉着孙家那三枚假铜钱。 主要信源:(民间故事——《聊斋志异》)
清朝时,金陵有个卖酒的商人,名叫徐乙。他的酒都是自己酿造的,每次出酒后,他都先往
万物聊综合
2025-05-26 12:31:07
0
阅读:1217
友友
人鬼妖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