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高是血病,高压高是气病,看完就知道咋治了 我经常跟我的病人说:"低压高在血

心血张大大说 2025-05-26 17:16:40

低压高是血病,高压高是气病,看完就知道咋治了 我经常跟我的病人说:"低压高在血,高压高在气"。这话听起来简单,里头可是藏着中医的气血辨证精髓。 您看那血压计上低压老往上窜的,多是血脉里有瘀堵,血稠得像浆糊,血管好比被痰湿糊住的河道,水流不畅自然压力大。这类人大多是痰湿体质,尤其是咱老爷们,肚子像揣了个西瓜,舌苔白腻腻的,一摸脉跟滑珠子似的,都是脾失运化惹的祸。 中医讲脾是 "水液转运站",要是脾胃虚了,水湿运化不动,就跟家里下水道堵了似的,湿气积久成痰,痰浊黏在血管里,可不就把低压顶上去了?这时候光盯着降压可不成,得从根儿上健脾化湿,把痰湿这 "黏合剂" 化开,血管里的路通了,低压自然就稳当。 要是低压高压都高呢?这叫气血同病。 气是推动血行的动力,血是承载气的载体,就像车轮子和车轴,谁出问题都得卡壳。气堵了(无形之郁),高压就往上冲;血堵了(有形之瘀),低压就下不来,归根到底是身体里的 "能量通道" 堵住了。 给大家讲个去年治的病案。 张先生,45 岁,开货车的,常年久坐,肚子鼓得像口锅。早年间体检血压 140/95mmHg,总说 "开车累点正常",没当回事。 去年入秋开始,老是头晕得扶墙走,耳朵里跟过火车似的响,胸口闷得像压了块石头,吃啥都不香,体重涨到 180 斤。到医院一查,血压 185/115mmHg,吃了两种降压药,血压还是 160/105mmHg,还整天犯恶心、腿软没劲。 我给他搭脉,弦滑中带着迟缓,舌苔白厚得能刮下一层,再看他四肢发沉、怕冷,典型的痰湿阻滞兼阳气不足。 为啥会这样? 长期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脾胃早被痰湿 "泡软" 了,痰湿往上蒙住清窍就头晕耳鸣,阻滞中焦就吃不下饭长肉,耗伤阳气就四肢无力。 咱中医怎么调? 分四步走:一要健脾渗湿,用茯苓、白术、炒薏苡仁煮水当茶喝,把脾胃的 "抽水机" 修好,让水湿从小便走;二要温阳行气,加少量附子、砂仁,像给身体生个小火炉,推动气血运行,痰湿遇热就化;三要和胃降逆,用点陈皮、半夏,解决他吃不下饭、恶心的毛病,脾胃好了才能吃药吸收;四要平肝息风,加天麻、钩藤,专门对付他头晕如坐舟船的急症。 喝了两个月中药,张先生血压稳在 135/85mmHg,肚子小了一圈,体重减了 15 斤,现在开车跑长途也不犯晕了,降压药早就减到半片。他总说:"早知道中医调的是身子骨,何苦吃那么多年西药遭罪?" 现在好多病人一查血压高就犯愁,摆在面前两条路:一条是西药降压,见效快但得一辈子吃药,就像用千斤顶压着,药罐子越吃越大;另一条是中医调理,先把头晕胸闷这些 "看得见的病" 解决了,再慢慢修补脾胃、疏通气机、化生气血,让身体自己会 "降压"。 咱中医治病,讲究的是 "求本",就像治水,不光要修堤坝,更要疏通河道、恢复水源,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0 阅读:509

评论列表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6
2025-05-27 11:20

中医好历害的就知道.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算不算变态,中医這点做到啦。能天天出來宣传大家要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算不算变态呢,这点中医还是做到啦。你要是说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是不对,那他们就会说你不爱国,汉奸等等。这点中医们也做到啦。有那些呢(长青树、小和尚、中医是道西医是刀、梦幻、雪尘、390155483、依然像昨天、阳光の微笑、渔樵泛歌我不会、流水无声、wQ、 哆啦A梦、蓝染惣佑介、 人生几何、 观海听潮、 冷℡夜、在梦里、渡我、 用户15xxx53、梵醒、AAA、吴国明、 帅蛤蟆、没有昵称)。 (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

猜你喜欢

心血张大大说

心血张大大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