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3年,李渊要以军礼下葬三女儿,众大臣站出来反对。李渊大怒:“没有朕的‘李娘子’,你们进得了这长安城?”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那会儿,李渊带着人马在太原准备造反。这时候他有个特别厉害的三闺女叫李秀宁,其实要没这姑娘给铺路,老李家还真不一定能打进长安城。 李秀宁打小就跟别人家闺女不一样,不爱绣花爱耍刀枪。她爹李渊是隋炀帝的表兄弟,本来在朝廷里混得不错,后来被逼得没办法才造反。 李渊起兵前,偷偷给在长安过日子的闺女女婿捎信,让柴绍赶紧回来帮忙。 柴绍当时愁得直挠头:"咱俩要是一块跑路,保准让人逮住。可要是我自己走,留你在这儿多危险啊!" 李秀宁倒是干脆:"你麻溜去找我爹,我自有办法躲着。" 等柴绍前脚刚走,李秀宁后脚就换了男人打扮,跑回老李家在鄂县的庄园。 这姑娘真敢干,直接把家里的田产房产全卖了,换成粮食救济逃难的百姓。那些吃了她粮食的老百姓,呼啦啦跟着她干,没几天就聚起好几百号人。 这李秀宁真是个人才,她盯上了当地最大的土匪头子何潘仁。这何老板手下有五万多人马,李秀宁派了个能说会道的家丁去劝降。 也不知道那家丁使了什么招,硬是把何潘仁说得带着全部家当投靠过来。 这还不算完,她又收编了李仲文、丘师利好几股势力,三个月工夫就拉扯起七万人的队伍。 这支队伍可跟别的造反派不一样,李秀宁定下死规矩:谁敢抢老百姓东西,直接砍脑袋。 老百姓见了她的兵都喊"李娘子",她带的队伍自然就成了"娘子军"。 等到李渊带着大部队往长安打的时候,才发现自家闺女早把关中地区占了大半,连隋朝名将屈突通都被她打得找不着北。 最要紧的是,李秀宁带着人马在渭北跟李世民会合,两路大军把长安城围了个水泄不通。破城之后李渊当了皇帝,封闺女做平阳公主。 这时候大唐刚立国,四周全是敌人,李秀宁又带着人马去守山西的苇泽关,这地方后来改名叫娘子关,就是因为她在这驻过军。 守关那会儿碰上刘黑闼带兵来打,援军还得两天才能到。李秀宁看见地里黄澄澄的麦子,突然想出个妙招。 她让大伙连夜割麦子熬成米汤,哗啦啦全倒进关前的壕沟里。 第二天敌人一看,满地"马尿"还以为唐军援兵到了,吓得扭头就跑。等真援军赶来时,敌人早没影了。 可惜这么个女中豪杰,年纪轻轻就没了。史书上说是病死的,可老百姓都传她是打仗受的伤。 李渊非要按将军的规格给她办葬礼,那帮文官跳出来嚷嚷:"从古至今哪有女人用军礼下葬的!"李渊气得直拍桌子:"没有我闺女,你们这帮人连长安城门都摸不着!" 最后硬是让军队吹着军乐、扛着仪仗,把闺女风风光光送走了。 要说这平阳公主有多牛,她可是中国历史上独一份儿,唯一用军礼下葬的公主。 她带过的娘子关到现在还立在山西,成了旅游景点。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故事里,这位李三娘子永远都是跨马提枪的威风模样。 虽说正史里没给她留多少笔墨,可那些真刀真枪打下来的地盘,那些让老爷们汗颜的军功,实实在在给老李家坐稳江山铺平了道路。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李秀宁"
公元623年,李渊要以军礼下葬三女儿,众大臣站出来反对。李渊大怒:“没有朕的‘李
烟雨故人泪
2025-05-26 20:52:36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