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朱德和妻子正在吃饭,突然,十几个敌军踹门而入:“谁是朱德!”生死关头

瑶光映心曲 2025-05-26 21:52:40

1929年,朱德和妻子正在吃饭,突然,十几个敌军踹门而入:“谁是朱德!”生死关头,妻子突然扔给朱德一个脸盆:“给军长打水去!”这个举动竟然救了朱德的命…… 1929年2月2日清晨,江西寻乌县圳下村雾气弥漫,红四军军部正在休整。朱德和妻子伍若兰刚坐下吃早饭,突然十几个敌军踹门冲进来,直喊“谁是朱德”。屋里气氛瞬间紧张到极点,生死就在一瞬间。伍若兰脑子转得飞快,抓起桌上的脸盆扔给朱德,喊了句“给军长打水去”。这一招竟然真把敌军糊弄过去了,朱德捡了条命。可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人怎么也想不到…… 那天的突发事件只是开始。伍若兰用脸盆救夫后,敌军被她几句话骗得团团转,大部分人冲去别处搜查。她趁乱带着小队跟追兵交火,掩护朱德突围。战斗到天亮,小队全军覆没,她腿上中了弹,被叛徒认出,押往赣州。敌军想从她嘴里挖出朱德的下落,用尽酷刑逼供,她硬是一声不吭。十天后,敌军残忍杀害了她,年仅26岁。朱德后来得知噩耗,悲痛万分,说她是为自己死的。 伍若兰的机智和胆量全在那一刻展现出来。她不是什么大人物,就是个普通女人,却在关键时候顶住了压力。1929年那时候,红军处境艰难,敌军围剿一天比一天狠。朱德当时是红四军军长,敌军早就盯上了他。那天要不是伍若兰反应快,朱德可能就没机会逃出去。敌军也不是傻子,但伍若兰硬是凭着冷静和果断,把他们耍了一道。她扔脸盆那一下,看似简单,其实是拿自己的命在赌。 朱德能跑出去,全靠伍若兰争取的那几分钟。她让朱德装成杂役,低头端着脸盆从侧门溜走,自己留下来拖住敌人。她不是光嘴上说说,还真动手干。她踹倒一个看守的士兵,冲出去组织小队反击,一边打一边撤。枪声响了一早上,她腿上挨了一枪,跑不动了,才被抓住。要是没有她这拼命一搏,朱德估计也得栽在那儿。 伍若兰被抓后,敌军自然不会放过她。她肚子里还怀着孩子,敌军拿这个威胁她,想让她开口。她咬紧牙关,顶着各种折磨,连孩子的命都不顾了。敌军气急败坏,最后下手极狠,把她杀了,手段残忍得让人不忍细想。她死的时候,朱德已经安全突围,可他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件事。后来他每次提到伍若兰,语气里全是愧疚和敬佩。 这事发生在1929年2月,离井冈山根据地不远。红军那时候正跟敌军打得不可开交,寻乌县这种小地方也逃不过战火。伍若兰跟朱德结婚没多久,两人感情深厚。她不是那种只会待在后方的人,经常跟朱德一起跑前线。她懂军事,会打仗,那天的事证明她脑子清楚得很。敌军突袭来得太突然,换成别人可能就慌了,她却能瞬间想出办法,还敢跟敌军硬碰硬。 朱德后来回忆,伍若兰从小就不是娇气的人。她1903年出生在湖南耒阳,家里条件一般,19岁参加革命,25岁跟朱德结了婚。她比朱德小20岁,但性格一点不软。朱德那时候40多岁,带兵打仗经验丰富,可那天全靠伍若兰救场。她不是靠运气,是真有胆识和本事。那脸盆一扔,不光救了朱德,也让敌军吃了哑巴亏。 伍若兰牺牲后,红军上下都震动了。她的事迹传开,大家都说她是条汉子。朱德后来一直保存着她做的布鞋,睹物思人。他还喜欢兰花,说那是他俩感情的象征。1962年他回井冈山,看到山上的兰花,还写诗怀念她。伍若兰死得惨,可她的精神没倒,激励了一拨又一拨人接着干革命。 这事过去90多年了,现在想想还是让人唏嘘。伍若兰不是什么传奇人物,就是个实实在在的革命者。她没啥高大上的口号,就靠行动说话。她那股子机智和狠劲,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敌军后来杀了她,手段下作,可也改变不了她救朱德的事实。她的死讯传到朱德耳朵里,他沉默了很久,才跟人说了一句:“她是为我死的。” 伍若兰的事迹,后来在红军里传得很广。尤其是女同志,提起她都觉得骄傲。她不是靠男人出名,是凭自己硬生生干出来的。那天敌军来得太猛,谁也没料到。她能临危不乱,还能反过来算计敌军,实在让人佩服。她死得早,可留下的影响一点不少。 朱德后来的路还很长,他带着伍若兰那份信念接着打下去。井冈山时期,红军日子不好过,伍若兰这样的女人却让大家看到希望。她不是光嘴上厉害,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敌军再狠,也没压住她的气势。她用命换来的时间,保住了朱德,也保住了红军的一线生机。 伍若兰这人,简单说就是胆大心细。她没啥文化水平高深的背景,就是个农村出来的丫头,却能在生死关头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她跟朱德一起上过战场,知道局势有多凶险。那天她没退缩,反而迎着敌军上,最后把命丢了。她救朱德,不是为了啥虚名,就是觉得这事得干。

0 阅读:2327

评论列表

红尘

红尘

12
2025-05-26 22:52

巾帼英雄!

猜你喜欢

瑶光映心曲

瑶光映心曲

不一样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爱快乐,爱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