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晚年为何如此忌惮江东士族?因为孙权自己军事能力不行,与同时期的曹操、刘备等人

熹然说历史 2025-05-27 22:32:47

孙权晚年为何如此忌惮江东士族?因为孙权自己军事能力不行,与同时期的曹操、刘备等人不同,他们都是本势力最能打的,而吴国本来有孙坚,但是孙坚没了。 公元250年,东吴皇宫内一片肃杀。年过六旬的孙权面色铁青,一道接一道圣旨传出:废太子孙和,赐死鲁王孙霸,两宫党羽多人被杀头流放。朝堂上哭声一片,就连素来冷静的陆逊都因忧虑过度而离世。这一幕血腥的政治清洗,让无数人疑惑:当年那个年少有为、联合刘备大破曹操的孙仲谋,怎么在晚年变得如此偏执残暴? 在公元200年,江东传来一个噩耗:年仅二十六岁的孙策在打猎时被刺客暗杀身亡。临终前,孙策把十八岁的弟弟孙权叫到床前,紧握着他的手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这番话听起来像是兄长对弟弟的信任,但实际上却暴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孙权从一开始就不是那种能够亲自上阵杀敌的军事强人。 同样是乱世枭雄,曹操可是货真价实的沙场老将。早在镇压黄巾军时,曹操就亲自带兵冲锋,官渡之战更是亲自指挥,连袁绍的粮草都敢亲自去烧。就算到了赤壁大败,曹操也是亲自断后撤退,从不躲在后方指手画脚。 孙权继位后的第一个重大军事决策,就充分暴露了他的这个短板。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号称八十万大军南下,东吴朝堂立刻炸了锅。文臣首领张昭第一个站出来主张投降:"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名,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公元241年,太子孙登病逝的消息传遍东吴朝野。这个年仅三十二岁的储君,曾经是孙权维持政治平衡的关键棋子。孙权为他精心挑选了四位辅政大臣:诸葛恪、张休、顾谭和陈表,其中江北集团和江东本土士族各占一半,势力相当。但随着孙登的死去,这个微妙的平衡彻底被打破了。 孙权开始意识到一个可怕的现实:没有了军事威慑力,他的政治制衡术正在走向末路。 早在二十多年前,孙权就尝试过用别的办法来对付这些越来越难管的江东士族。公元224年,他提拔了一个叫暨艳的吴郡人当选曹尚书,专门负责官吏考核。 暨艳上任后立刻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官吏大检查。他的手段相当严厉,一番考核下来,合格的官员连十分之一都不到。那些不合格的世家子弟,不管背景多硬,一律降职免官。这下可捅了马蜂窝,整个江东官场就像一张巨大的关系网,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么多人被处理,背后的家族当然不干了。 这些世家大族集体向孙权施压,软的硬的手段都用上了。孙权虽然是皇帝,但面对这种集体抵制,还是顶不住压力。最后他只能学鸵鸟,把所有责任都推给暨艳,让暨艳在狱中自杀了事。而那些被处理的世家子弟,又全部官复原职,就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 第一次尝试失败后,孙权并没有死心。几年后,他又任命自己的心腹吕壹当中书令,继续整顿吏治。吕壹这个人比暨艳更狠,执法严酷不说,还特别会玩权术。他打着反腐的名义,甚至不惜编造罪名来整治朝廷大臣。连丞相顾雍、左将军朱据这样的重臣都被他弄进了大牢。 但是吕壹的做法实在太过分了,不仅江东本土士族受不了,就连那些外来的朝臣都看不下去了。步骘多次上书劝孙权要清醒一点,不要被吕壹蒙蔽。最后孙权重新调查,发现朱据贪污军饷的事确实是冤枉的。众大臣立刻群起攻击吕壹,孙权又只能故技重施,把吕壹推出去当替罪羊杀了。 两次改革的失败,让孙权彻底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军事实力做后盾,任何政治手段都是纸老虎。 更让孙权绝望的是军队的变化。东吴的部曲制本来就复杂,孙氏家族作为外来势力,底子薄根基弱,只能靠拉拢本土士族来维持统治。随着江北势力的逐渐凋零,江东军队的私有化程度越来越严重。那些大家族的军队只能由同族人世袭指挥,外人根本插不进手,就连孙权也不例外。 最要命的是,孙权发现自己连调兵都成了问题。他想打仗,必须先把下面几个大士族的头头都协调明白,人家同意了才能打,不同意就只能干瞪眼。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魏将张辽能用八百死士击退孙权的十万大军,主要是这些部曲军队出工不出力,磨得孙权没办法只能撤军,落得个"孙十万"的外号。 到了孙登死后,情况更加恶化。江东士族凭借强势地位,强行让孙权立亲江东派的孙和当太子。孙权当然不甘心,立刻把另一个儿子孙霸封为鲁王,给他和太子一样的待遇,江北外族势力纷纷聚集在孙霸身边。这样一来,东吴朝廷彻底分成了两派,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太子争夺战。 这场斗争的激烈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两派人马为了争夺未来的继承权,什么手段都用上了。而孙权为了维持统治,竟然把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推上了权力祭坛,任由他们相互厮杀。这种做法,在今天看来简直是疯狂的,但对当时的孙权来说,却是无奈中的无奈。 公元249年,北方传来一个让孙权震惊的消息:魏国士族领袖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一举废掉了大将军曹爽,完全掌控了曹魏政权。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