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的一些重大军事新闻: 国内新闻 - 渤海海峡黄海北部执行军事任务:据中国海事局网站消息,大连海事局发布航行警告,7月13日16时至27日16时,渤海海峡黄海北部部分海域执行军事任务,禁止驶入。 - 中国创新成果彰显国防实力:“十四五”期间中国创新成果集中爆发,福建舰、高温气冷堆核电站、C919等重大突破彰显创新实力。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达2.68%,量子计算、特高压等技术取得国际领先。政企研协同创新机制推动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全球领先,超500万STEM毕业生形成人才金字塔支撑持续创新,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和人才基础。 国际新闻 - 俄乌冲突持续: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7月12日表示,俄军对乌发动大规模袭击,发射26枚巡航导弹并出动597架无人机,袭击范围从哈尔科夫延伸至利沃夫州。乌防空部队击落超20枚导弹及多数无人机,但民用设施遭袭致切尔诺夫策州2人死亡。泽连斯基强调乌急需更多防空系统和拦截无人机投资,俄方暂未回应。此外,泽连斯基12日晚表示,乌方将持续在俄罗斯境内实施无人机打击,作为对俄袭击的回应,目前俄罗斯方面尚未就此表态。 - 本轮巴以冲突伤亡人数攀升:加沙地带卫生部门7月12日发布最新数据,过去24小时以军军事行动造成59人死亡、208人受伤。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至今,加沙地区累计死亡人数已达57882人,受伤人数增至138095人,人道主义危机持续加剧。 - 英国F -35B迫降印度:英国F -35B战机因技术故障迫降印度并滞留三周,暴露英美对印度军事戒备。英方拒绝印方参与维修,凸显双方军事互信缺失。尽管印度自视为西方盟友,但英美仅将其视为对抗中国的“棋子”。事件折射英美对印技术封锁态度,印度难以获得F -35等尖端装备,同时英军维修能力短板显现,需依赖制造商解决故障,此事警示印度需重新审视与西方关系定位。 - 美智库建议撤走驻台美军教官:美国智库“国防重点”发布报告建议撤走驻台美军教官,认为此举具有挑衅性且违反承诺,可能加速中国大陆的军事反制。报告主张全球收缩美军部署以降低风险,特别提及应避免在台海制造紧张。台当局迅速找来美方专家“灭火”,CSIS顾问坎奇安称美政府“极不可能”削减驻台兵力,强调防卫台湾是优先事项;另一专家马扎则称驻台教官对展示美方决心“至关重要”,该建议引发岛内焦虑,凸显美在台军事存在的敏感性。 - 台军M1A2T公开实弹射击:台军新到货的美制M1A2T坦克10日在新竹靶场进行实弹射击表演,发射19枚炮弹全部命中模拟解放军装甲目标的靶标。尽管台媒将其吹嘘为“地表最强坦克”,但因尚未完成换装训练,该型坦克缺席了正在进行的“汉光41号”演习。台军方表示,M1A2T坦克营预计今年下半年正式成军,此次军演展示了包括M88A2装甲抢修车在内的配套装备。台湾于2018年采购108辆M1A2T坦克,首批38辆已于去年12月交付,剩余车辆将分批次于明年初全部到位。 - 苏丹武装部队收复重要军事基地:苏丹武装部队7月12日宣布成功收复北达尔富尔州首府法希尔市西部的中央预备队营地及另一军事据点,击毙60名快速支援部队成员。自2023年4月冲突爆发以来,苏丹内战已致近3万人死亡、1200万人流离失所。法希尔市作为北达尔富尔州最后未被快速支援部队控制的地区,自2024年5月起成为双方争夺焦点,目前快速支援部队尚未回应此次战况。 - 台湾火箭在日本发射时坠毁:7月12日台湾火箭在日本北海道大树町太空港发射时发生坠毁事故。据日本广播协会报道,该火箭升空后出现异常随机运动并旋转下落,最终坠毁在发射场附近,当地警方确认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此次事件引发对商业航天安全性的关注。 - 英法协调核威慑力量:7月8日至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与英国首相斯塔默参加第37届英法峰会,双方签署《诺斯伍德宣言》,决定协调核威慑力量。作为北约欧洲成员国中仅有的两个拥核国家,英法明确任何威胁英国或法国核心利益的对手,都可能面临两国核力量的联合回应,并将成立英法核指导小组负责协调合作。此举主要是为了对冲美国核保护承诺的不确定性,向美国及俄罗斯传达欧洲国家联合御外的决心。不过,由于英美《共同防御协议》的限制,英法在核武器生产及研发方面的合作受限,未来协调更多停留在政治层面。 - 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动作:6月全球军事智库报告称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力投送达冷战以来巅峰,关岛弹药库扩建至151座,弹药储备量达93%。7月10日启动“部队重返太平洋”演习,动员300架战机、1万余官兵(部分数据指向3.5万人)、耗资5.3亿美元。
(2025年7月13日)的一些重大军事新闻: 国内新闻 -渤海海峡黄海北部执行
大胆的松松
2025-07-13 09:43:00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