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号,在特朗普给冯德莱恩的关税信当中,宣布将欧洲的关税提升到了30%,这比

探修説 2025-07-13 12:14:17

7月12号,在特朗普给冯德莱恩的关税信当中,宣布将欧洲的关税提升到了30%,这比4月2号公布的20%的关税整整提高了10%。预计欧美之间的贸易报复将很快产生。从中方的角度来看,这对中欧关系以及即将到来的中欧峰会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特朗普这招 “关税大棒” 砸下来,欧洲这回算是被狠狠摆了一道。原本欧盟还想着跟美国谈个 “20% 以下” 的折中方案,结果人家直接把关税涨到 30%,而且 8 月 1 日就生效。欧洲民众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 之前欧盟把胸脯拍得震天响,说美欧谈判 “前景乐观”,现在看来全是烟雾弹。最惨的还是德国,2025 年第一季度对美贸易顺差 177 亿欧元,汽车、机械、医药三大产业全指着美国市场吃饭,现在关税一涨,大众、宝马这些车企的利润怕是要被砍去一大截,连默克集团这种医药巨头也得跟着遭殃。 对中欧关系来说,这事儿反倒是个 “意外转机”。美国这么一闹,欧盟突然发现自己在全球贸易里成了 “夹心饼干”:一边是美国的关税大棒,另一边是中国的反制措施。就拿医疗设备来说,中国早就在政府采购里给欧盟设了门槛 ——4500 万元以上的项目直接排除欧盟企业,非欧盟企业的产品里欧盟成分还不能超过 50%。这招直接把西门子、飞利浦这些欧洲巨头挤到墙角,国产 CT 机、MRI 设备趁机抢占市场,联影医疗的高端机型价格比欧洲货低 30%,性能却一点不差。现在美国关税一涨,欧盟更得掂量掂量:要是再跟着美国瞎折腾,中国市场的蛋糕可就真没他们份儿了。 更关键的是,中欧峰会马上就要在北京开了。这可是双方建交 50 周年的重头戏,本来就憋着要签一堆合作协议。现在美国这么一搅和,峰会的议程估计得临时加码。中方肯定会抓住机会,在数字经济、绿色能源这些领域跟欧盟谈合作 —— 比如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经很成熟了,欧盟要是想摆脱对美国市场的依赖,跟中国合作搞电池研发、充电桩建设,说不定能打开新局面。德国车企最近已经在行动了:宝马往沈阳工厂砸了 200 亿人民币升级产线,大众在合肥建了个仅次于德国总部的研发中心,摆明了要把中国市场当 “避风港”。 不过欧盟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冯德莱恩最近一直嚷嚷着要 “维护欧盟利益”,还威胁要对美国采取 “相称的反制措施”。但反制归反制,欧盟心里清楚,真要跟美国撕破脸,自己的经济根本扛不住。这时候中国就成了关键 —— 欧盟可能会在峰会上试探中方,想让中国在稀土、矿产这些 “硬通货” 上松松口,毕竟美国军工企业没了中国稀土,生产线就得停摆。但中方肯定不会轻易让步,毕竟之前美国加征关税的时候,中国反手就卡住了稀土出口,把美国逼得团团转。 说到底,美国这波操作其实是在 “助攻” 中欧走近。欧洲企业现在算是看清了:跟着美国混,最后连裤衩都得赔进去;跟中国合作,虽然得面对国产替代的竞争,但至少能保住市场份额。就像德国工业联合会说的,美方把关税当 “政治工具”,只会让欧洲企业 “成本上升、就业受损”。而中国这边,既能提供市场,又能在技术上互补 —— 比如说,中国在量子计算、无人机这些领域的突破,正好能跟欧洲的高端制造形成合力。 接下来就看中欧峰会怎么谈了。中方大概率会继续强调多边主义,反对单边关税,同时抛出具体的合作方案,比如扩大欧盟农产品进口配额,或者在 “一带一路” 框架下搞几个示范性项目。欧盟那边可能会要求中国在数字贸易、知识产权保护上让步,但最终双方肯定会找到平衡点。毕竟在全球化退潮的当下,中欧谁也离不开谁 —— 美国想把世界拉回 “阵营对抗”,可市场规律这东西,从来不会听政客的话。

0 阅读:0
探修説

探修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