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还是因稀土闹翻了?欧洲议会高票谴责中方,要求中方取消稀土出口限制。据有关报道

探修説 2025-07-14 18:14:32

中欧还是因稀土闹翻了?欧洲议会高票谴责中方,要求中方取消稀土出口限制。据有关报道,欧洲议会近日高票通过决议,要谴责中国对稀土出口的限制措施。这一决定,显然是没把之前中欧高层的交谈放到心里,或者说欧洲变本加厉,要再打出一张“反华牌”。 中欧这回算是彻底把稀土这张牌玩砸了。欧洲议会前脚刚收到中国恢复稀土供应的许可证,后脚就以 523 票的绝对优势通过决议,把中国的出口限制批得体无完肤。这种 “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 的操作,连欧盟内部都有人看不下去 —— 法国稀土加工企业负责人私下抱怨:“他们这是在拿欧洲的未来当政治筹码。” 事情的起因其实挺简单。王毅外长访欧时,特意给欧洲吃了定心丸:稀土供应不会卡脖子。中方说到做到,首批 2000 吨稀土氧化物的出口许可证三天就批下来了,连运输船都提前在宁波港待命。可欧洲议会那帮人偏不领情,非要在决议里挑刺,说中国要求披露稀土买家的技术参数是 “侵犯商业机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套流程是国际惯例,美国、澳大利亚的稀土出口商也得遵守。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欧洲的 “双标”。去年匈牙利从中国进口稀土时,欧洲议会还发声明称赞 “中欧合作典范”;如今中国要求同等透明度,他们却翻脸不认人。更讽刺的是,欧洲自己的稀土政策漏洞百出 —— 瑞典刚发现的 100 万吨稀土矿,得等 15 年才能开采,眼下 90% 的稀土加工设备还得从中国进口。德国宝马集团的工程师私下透露:“我们的电动汽车生产线要是断了稀土,停工损失每天就是 2 亿欧元。” 欧洲议会这波操作,说白了就是配合美国的 “科技脱钩” 战略。美国商务部上个月刚把中国 12 家稀土企业列入实体清单,欧洲议会就紧跟着发难,连剧本都不带换的。但他们忘了,稀土产业链是个整体:中国掌握着 90% 的分离提纯技术,欧洲就算拿到原矿,也得乖乖送回中国加工。荷兰 ASML 公司的光刻机镜头涂层,至今还依赖中国的氧化镧。 中方的反制手段其实早就准备好了。稀土出口许可证虽然恢复,但新增了 “最终用户核查” 条款 —— 任何将稀土转卖给美国军工企业的行为,都将面临十年内禁止采购的处罚。更绝的是,中国稀土集团最近和巴西淡水河谷签署协议,用稀土技术换取巴西的锂矿资源,直接掐住了欧洲新能源汽车的 “命门”。德国经济部长访华时,亲眼看到中国用稀土永磁材料造出的高铁电机,时速比西门子的快 30%,当场就傻了眼。 这场稀土博弈的本质,是全球产业链话语权的争夺。欧洲以为靠政治决议就能逼中国让步,却忘了稀土不是大豆小麦 —— 中国手里攥着从采矿到应用的全链条技术,连美国 F-35 战斗机的发动机涂层都得用中国的稀土材料。正如稀土专家徐光宪院士生前所言:“稀土是工业维生素,但配方掌握在中国人手里。” 欧洲议会这步棋走得太臭,不仅伤了中欧互信,还把自己的新能源产业推到了悬崖边上。最惨的是欧洲老百姓,他们本指望电动汽车降价,现在却因为稀土涨价,购车成本增加了 15%。 说到底,稀土问题就是面照妖镜,照出了某些政客的短视。当欧洲议会还在为选票争吵时,中国的稀土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里研发出更高效的提取技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最终的赢家,永远是那些脚踏实地搞技术的人。

0 阅读:5

猜你喜欢

探修説

探修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