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最近说的话,让全世界都惊掉了下巴。他居然公开讲,美国给印度加多少关税都行,前

探修説 2025-07-13 13:14:33

莫迪最近说的话,让全世界都惊掉了下巴。他居然公开讲,美国给印度加多少关税都行,前提是必须比中国低10到20个百分点。 莫迪最近这番 “关税要比中国低 10 到 20 个百分点” 的言论,简直把国际政治经济学玩成了菜市场砍价。这话乍一听挺精明,好像在给印度争取 “特殊待遇”,但仔细一琢磨,背后全是印度制造业的尴尬和焦虑。 先说印度这十年的 “印度制造” 计划。2014 年莫迪刚上台时,信誓旦旦要把制造业占 GDP 比重从 18.3% 提到 25%,结果到 2025 年,有的数据说跌到 14.7%,有的甚至显示只有 11.6%。反观越南,2025 年制造业占比预计 24.1%,人家靠什么?靠的是实打实的政策扶持 —— 比如把半导体产业当国宝级项目,给外资企业税收减免、建高科技园区,连人才培养都砸了 26 万亿越盾专款。再看印度,同样是 “生产关联激励计划”(PLI),750 家签约企业投产率不到 50%,补贴只发了原计划的 8%,钱没到位就算了,官僚主义还把立讯精密这样的企业折腾得半死,一个投资提案拖了五年才批,还得答应 “中方不能当高管、不能控股” 这种霸王条款。 印度制造业为啥烂成这样?病根不在关税,在身子骨里。你去印度建厂,先得跟土地所有者打官司,征地能拖十年;招工人得应付 40 多部劳动法,裁个人比登天还难;电力供应三天两头断,物流成本比中国高 30%。就这条件,外资企业就算来了也得栽跟头。苹果倒是把 30% 的 iPhone 产能搬到印度了,可核心零部件还得从中国进口,印度说白了就是个组装车间。 莫迪打的算盘是 “用关税换产业链”,可美国哪有那么好说话?2025 年 4 月,印度刚对中国钢铁加征 12% 关税表忠心,美国转头就把印度的钢铁关税从 10% 提到 26%,理由是 “国家安全”。更讽刺的是,印度自己的钢铁厂成本比中国高 12%-14%,加税反而让下游汽车、建筑行业叫苦不迭。这种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的操作,连印度媒体都看不下去,说莫迪这是在 “用关税筑墙,结果把自己围在里头”。 再看看越南,人家根本不玩这套投机取巧的把戏。越南把半导体产业纳入 30 年国家战略,不光给英特尔、三星建无尘车间,还联合高校培养了 5500 多名芯片工程师,现在连美国安培、美满这些企业都去越南设研发中心了。这种 “十年磨一剑” 的耐心,印度有吗?印度的 PLI 计划像撒胡椒面,14 个领域一起撒钱,结果哪个都没成气候,连总理办公室都承认 “半导体本土化率不足 1%”。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印度一边求着美国给关税优惠,一边又在坑自己的制造业。2025 年 3 月,印度宣布终止 PLI 计划,理由是 “效果太差”,可新政策还是换汤不换药,改成 “报销建厂成本”,说白了还是靠砸钱填窟窿。这种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的做法,连印度智库都看不下去,说 “这是印度重振制造业的最后机会,如果再失败,就真没救了”。 莫迪这招 “关税讨价还价”,本质上是把国家发展押在别人的施舍上。可国际政治哪有菜市场那么简单?美国今天能给你关税优惠,明天就能以 “国家安全” 为由把你的港口、电信公司收走 —— 李嘉诚在英国的遭遇就是前车之鉴。真正的制造业强国,靠的是自己的基础设施、人才储备和产业生态,而不是在谈判桌上跪着要政策。印度要是继续盯着关税那点蝇头小利,不把内部的 “肠梗阻” 治好,就算美国真给了低关税,也不过是给别人做嫁衣罢了。

0 阅读:0
探修説

探修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