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的日子恐怕不好过了。巴以冲突爆发以后,阿巴斯基本没什么存在感,甚至没有声援过加沙。有些人觉得,阿巴斯也许想着趁乱从哈马斯手里把加沙抢回来,结果事与愿违,不仅加沙没到手,连约旦河西岸的地盘都变得岌岌可危。 最近,以色列政府中的好几位部长已经联合发起要求,希望能在七月二十七日议会休会前,推动正式把约旦河西岸纳入以色列控制。 这个举动一旦成真,约旦河西岸地位就会立刻发生转变。 会从以前国际普遍认为的被占领土变成以色列直接管理的地区,和过去完全不同。 阿巴斯领导的法塔赫政权,眼下只剩下对约旦河西岸还有实际影响。 西岸如果丢了,他手上就什么都没有了。 这对阿巴斯个人来说,是巨大打击,也是整个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最危险的阶段。 梳理一下事态的来龙去脉,整个故事还得从巴以最近的纷争开始说起。 之前加沙爆发那轮激烈冲突时,国际和舆论都盯着哈马斯和以色列的动向。 可阿巴斯这位巴勒斯坦的象征人物,几乎没有声音。 没有公开发声,更没有做出强硬的表态支持加沙那一边。 大家都猜测阿巴斯是不是在算计,用一种很微妙的姿态静观其变。 有些人觉得他其实想借以色列手,铲除哈马斯,来个"借刀杀人"。 只要哈马斯被清理掉,加沙不就有机会重新归进法塔赫手里吗? 过去加沙就是哈马斯控制。 从法塔赫的角度看,如果能靠以色列清掉对手,自己再去平稳接管,无疑是个最省事的选择。 但是现实远比想象复杂。 阿巴斯等来的不是加沙机会,而是自家门前风暴。 等哈马斯被消耗弱了,轮到西岸。 以色列国内强硬派没有把阿巴斯当成可以合作的对象。 他们更乐意趁巴勒斯坦四分五裂的时候,把西岸变成自己版图的一部分。 这下子阿巴斯原本想坐收渔翁之利,不仅没能统一巴勒斯坦,反而把自己陷在了被动局面。 其实,不少分析员很早就在预警:以色列真正想完成的,不只是打击哈马斯这么简单,他们瞄准的其实就是整个巴勒斯坦问题最核心的部分——约旦河西岸。 美国和以色列这些年对于两国方案的实际立场很微妙。 尽管嘴上提两国方案,但并没有真正推进。 如果巴勒斯坦一直不能建国,西岸地位就一直说不清。 以色列正是抓住这种模糊不清,不断扩建定居点,把本属于巴勒斯坦人的土地悄悄变成自己掌控区。 这样即使国际社会有声音,等到实际格局既定,回头再想收回来就很难了。 如果有一天巴勒斯坦建国成功,双方国界明确,那么以色列再扩建定居点就会面临更大挑战和外界谴责。 现在阻止巴勒斯坦建国,保持目前的模糊状况,对以色列右翼来说其实更划算,风险也更低。 时间到了现在,阿巴斯的劣势越来越明显。 本来他寄希望于以色列和哈马斯消耗以后,自己能渔利。 但是结果是,加沙依旧不属于法塔赫,而剩下的西岸也正处于风雨飘摇中。 以色列内部推动吞并已经不仅是纸上谈兵,如今越来越多政治力量站出来,推动把吞并变成现实。 等实际操作落地,阿巴斯失去最后的地盘,从此政治影响力会迅速滑坡。 另外,从阿巴斯这些年的表现看,他的执政手法过于软弱。 内部分裂迟迟无法弥合,没有拿出切实有效的办法团结加沙和西岸。 每次国际视线投向巴勒斯坦,都只能看到各派之间扯皮。 外部威胁来袭,内部又缺乏凝聚力,最终什么事情都搞不成。 对比来看,法塔赫这条线如果彻底失去西岸,那么巴勒斯坦以后只剩下一地形式上的执政机构,那其实和失去基本作用没两样。 所以,这次以色列推动吞并是个巨大的转折点。 巴以问题几乎被彻底带偏,已经不是双方谈判桌前你来我往的老套路。 一旦以色列议会通过法案,西岸定局,国际反应无论如何强烈,阿巴斯都难以逆转局面。 将来即使再谈判,底牌也远远不如现在。 有意思的是,巴勒斯坦普通民众对当前这一局势往往失望大于愤怒。 因为连串事件已经让人们觉得,政府层面没把民族团结和土地问题摆在最核心。 反观以色列内部,强硬政策得到部分国内选民的持续支持。 这把以色列决策空间打开,推动那些本来难以想象的政策拿出来讨论。 往后看,阿巴斯如果还想保住点权力,眼下可能必须立刻调转方向。 只有把巴勒斯坦内部矛盾先解决,积极拉拢加沙和不同派别,才能给自己多挣一些时间和话语权。 要不然,这一步错下去,将来就再也没机会布局。 整体来看,阿巴斯这一路走来的最大症结,就是过度依赖国际支持,对内部局势警觉度不高,缺乏实质作为。 等到局势生变,他想发力反击已经晚了。 巴以冲突的走向,远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 这次危机里,不只是巴勒斯坦的命运在发生根本变化,也再一次提醒地区所有国家,内部团结和应变力有多重要。 你认为阿巴斯有没有机会力挽狂澜?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月亮]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的日子恐怕不好过了。巴以冲突爆发以后,阿巴斯基本没什么
芸霄记史
2025-07-13 15:28:35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