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外长公开表态!7月11日俄新社报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德国、法国和英国的言论表明欧洲领导人意图跟俄交战,这些国家及其他一些国家当下掌权的政客阶层已经忘记了历史教训! 拉夫罗夫的这番话其实意味很深,最近的欧洲大陆,确实弥漫着一股越来越浓的军事化气息。 法国总统马克龙的立场变化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几年前他还在说不要刺激俄罗斯,试图扮演中间人的角色。 可到了2024年,他突然变得强硬,宣称不能让俄罗斯在冲突中占上风。 他甚至多次提到,不排除向乌克兰派兵的可能性。 德国的动作同样不小,2024年的国防预算猛增了28%,这笔885亿美元的军费,比不少小国的经济总量还要高。 英国则更进一步,承诺2025年为乌克兰提供45亿英镑的无人机。 英国还计划训练5.5万名乌克兰士兵,介入程度几乎像参战国。 在军事上步步推进的同时,欧洲在经济上也开始了一场冒险。 法国主动把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从25%降到了5%以下,这一决定让许多法国工厂关门,电费账单让民众叫苦不迭。 整个欧洲的天然气价格比2021年高出了三倍多。 这场能源危机像多米诺骨牌,冲击着欧洲的工业根基。 德国的化工巨头巴斯夫已经开始把生产线转移到中国,这显示出高昂的能源成本正在动摇欧洲的工业基础。 但欧洲希望通过制裁让俄罗斯经济崩溃的计划并未如愿。 2024年,俄罗斯天然气出口量反而增长了15.6%,石油出口也保持稳定,显示出俄罗斯经济的抗压能力。 相比之下,欧洲却被自己的制裁弄得焦头烂额。 更让人意外的是,欧洲一些国家在台前台后完全两副面孔。 英国一边高调援助乌克兰,一边悄悄进口俄罗斯石油,2024年,俄罗斯出口的2.4亿吨石油中,不少通过隐秘渠道进了英国。 这种前后不一的做法,暴露了欧洲政策的复杂性。 这种矛盾也在欧洲内部引发了不小的争执,德国总理朔尔茨说国家财政有170亿欧元的缺口。 但他却批准了280亿欧元的对乌克兰军事援助。 这让许多德国民众感到不解,甚至有些愤怒,民调显示,46%的德国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想当兵。 法国的民意反应更加强烈,70%的人反对马克龙派兵的提议。 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批评马克龙的言论是危险的冲动,他担心这样的决定会把欧洲推向更大的冲突。 想当初,1990年两德统一时,苏联得到北约不向东扩张的承诺。 但这个承诺很快被打破,北约一步步靠近俄罗斯边境。 欧洲的繁荣也曾依赖俄罗斯提供的廉价能源。 现在,欧洲却在拆除这块曾经支撑经济的基石,如此的“背信弃义”,以及针锋相对,欧洲与俄罗斯的冲突可以预见的是不可避免的。
有人问俄罗斯算不算侵略者,其实打开地图仔细看就会发现,俄罗斯在乌克兰占的地方都有
【5评论】【4点赞】
冰雪消融
当双方都打得精疲力尽时,英、法、德除非首相、总统都是弱智,才会放弃进一步弱化俄罗斯机会。